救荒有常經,寧濫毋或遺

乾隆過河間郡城即事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過河間郡城即事》

全文:
攬轡度武垣,民瘼隨時咨。
頹城既畢築,荒舍稍以治。
癸亥甲子間,此地薦被飢。
聞之往來人,災黎漸不支。
柴薪千里無,安得飽樹皮。
南顧增予戚,溝壑填相隨。
勤宣命大吏,分理督有司。
倉糧與庫帑,爾何吝惜為。
邇年運轉旋,有收天降慈。
歷覽愜予懷,老幼鹹熙熙。
町疃有蓋藏,雞犬無羸疲。
乃悟向所聞,人言或過之。
何以知其然,古樹仍喬枝。
所云無柴薪,誕也夫豈其。
設謂近所植,粗應不及圍。
以此例其餘,前事誠可疑。
雖然更有說,觀過仁可知。
救荒有常經,寧濫毋或遺
萬一諱災傷,何以保吾師。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救荒

救濟凶年災荒

以備救荒

常經

(1).固定不變的法令規章。《戰國策·趙策二》:“國有固籍,兵有常經。變籍則亂,失經則弱。”《管子·問》:“國有常經,人知終始,此霸王之術也。”《清會典事例·戶部·考覈》:“國家設關榷稅,定其則例,詳其考覈,凡以崇本抑末載諸會典,著為常經,由來已久。”

(2).永恆的規律。《漢書·谷永傳》:“夫去惡奪弱,遷命賢聖,天地之常經,百王之所同也。” 宋 秦觀 《隕星石》詩:“俯仰一氣中,萬化無常經。” 宋 陳亮 《祭章孟容文》:“盛衰生死,固天地之常經,而悲喜哀樂遂出乎其間者,亦情之正也。”

(3).通常的行事方式,常規。 漢 劉向 《說苑·奉使》:“不得擅生事者謂平生常經也。” 魯迅 《<二心集>序言》:“所以含血噴人,已成了 中國 士君子的常經,實在不單是他們的識見,只能夠見到世上一切都靠金錢的勢力。”

(4).謂習見的經書,普通的經書。《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門生在家閉戶讀書,凜遵庭訓,不過守著幾句‘入孝出弟’的常經,那裡有什麼陰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寶》:“時典試慮熟題有蹈襲弊,力反常經,題紙下,七藝皆符。”

(5).猶經常。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二:“蓋 和 善飛梯,為儀鸞司第一手,常經入禁闥供奉,頗知曲折。”

毋或

不可。《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毋或如 東門遂 不聽公命,殺適立庶。”《韓非子·有度》:“先王之法曰:臣毋或作威,毋或作利,從王之指;無或作惡,從王之路。”

乾隆名句,過河間郡城即事名句

詩詞推薦

  • 擬寒山寺·其三十四

    釋懷深宋代〕人生貪愛重,所欲未嘗周。一飯飽足矣,萬鍾心未休。黑業埋頭做,紅裙判命求。鬢毛已侵雪,猶自不知羞。
  • 送許丈赴行在

    鄧肅宋代〕狄犬夜吠夷門月,乾坤易位人泣血。那知千官舞蹈回,馬上洋洋面不熱。許侯逆風敢孤騫,黃金圍腰挽不前。大明
  • 減字採桑子 詞中有誤字

    侯善淵元代〕嗟恨這形骸。百般做、紐捏狂乖。如今省也尋歸路,冰清玉潔,昂霄峻鄂,奚失俗崖。心靜若冰台。靈光瑩、不梁
  • 再入禁林即事

    張方平宋代〕重到金坡二十春,閒思出處一傷神。略行大地山川遍,再睹青天日月新。疏籟豈知諧律呂,散材無意入轅輪。何時
  • 仆者楊金

    韋莊唐代〕半年辛苦葺荒居,不獨單寒腹亦虛。努力且為田舍客,他年為爾覓金魚。
    救荒有常經,寧濫毋或遺 詩詞名句
  • 端午觀競渡曲江

    朱翌宋代〕楝花角黍五色縷,一吊湘纍作端午。越人哀君楫迎汝,呼聲動地汗流雨。魚暇走避無處所,小試勒兵吾有取。樓船
  • 米拜石

    林乾宋代〕危疑欲墮石,蒼然曰米拜。吁嗟千古情,石在米亦在。
  • 寄訊同年莊允元翰編

    李孫宸明代〕馬鬣封歸淚未乾,聞君椿樹亦摧殘。山中歲月虛鴻寶,物外心情付釣竿。藜杖雲深披紫帽,井泉秋好試旃檀。新詩
  • 題贈志凝上人

    張祜唐代〕悟色身無染,觀空事不生。道心長日笑,覺路幾年行。片月山林靜,孤雲海棹輕。願為塵外契,一就智珠明。
  • 擬行路難·其一

    鮑照南北朝〕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願君
    救荒有常經,寧濫毋或遺 詩詞名句
救荒有常經,寧濫毋或遺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