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禁林即事

作者:張方平 朝代:宋代

再入禁林即事原文

重到金坡二十春,閒思出處一傷神。

略行大地山川遍,再睹青天日月新。

疏籟豈知諧律呂,散材無意入轅輪。

何時卻出都門去,靜掩岩扉老此身。

詩詞問答

問:再入禁林即事的作者是誰?答:張方平
問:再入禁林即事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再入禁林即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張方平的名句有哪些?答:張方平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2. 自註:慶曆六年,自學士出領郡,迨今正二十年。

參考注釋

金坡

古時皇宮正殿稱金鑾殿,殿旁有坡稱金巒坡。坡與翰林院相接,故以“金坡”借指翰林院。 宋 王安石 《純甫出僧惠崇畫要予作詩》:“金坡巨然山數堵,粉墨空多真漫與; 濠 梁 崔白 亦善畫,曾見桃花靜初吐。” 宋 程俱 《酬穎昌葉內翰見招》詩:“賔閤遙知懸玉麈,直廬應許到金坡。” 明 李東陽 《成化丙午五月十日東閣曉臥夢人以一男相饋六月九日初度得男家報至閣中其事始驗誌喜》詩之一:“儤直金坡筆硯餘,忽傳芳事滿庭除。”

傷神

(1) 耗損精神

做這事真夠傷神的

(2) 傷心

黯然傷神

略行

(1).猶大節。《文子·上義》:“今人君論其臣也,不計其大功,總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則失賢之數也。”

(2).謂略舉其要而予以施行。《孔子家語·入官》:“故君子南向臨官,大域之中而公治之,精智而略行之。” 王肅 註:“以精知之,略舉其要而行之。”

大地

(1)

(2) 地面;地球表面廣闊的土地

大地回春

(3) 代指地球

山川

山嶽、江河

祖國壯麗的山川

青天

(1) 蔚藍色的天空

(2) 晴朗的白天。比喻清官

老百姓管包公叫“包青天”

日月

(1) 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陽和月亮

疏籟

亦作“踈籟”。稀疏的聲響。 宋 秦觀 《寄曾逢原》詩:“叢薄起踈籟,眾鳥鳴且飛。”

律呂

(1).古代校正樂律的器具。用竹管或金屬管制成,共十二管,管徑相等,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的不同高度。從低音管算起,成奇數的六個管叫做“律”;成偶數的六個管叫做“呂”,合稱“律呂”。後亦用以指樂律或音律。《國語·周語下》:“律呂不易,無姦物也。” 漢 馬融 《長笛賦》:“律呂既和,哀聲五降。” 唐 翁洮 《和方乾題李頻莊》詩:“猶憑律呂傳心曲,豈慮星霜到鬢根。” 郭沫若 《創造十年》五:“風聲和 博多灣 的海濤,十里松原的松濤,一陣一陣的捲來……那正是一起一伏的律呂。”

(2).比喻準則、標準。 唐 韓愈 《進撰平淮西碑文表》:“至於臣者,自知最為淺陋,顧貪恩待,趨以就事,叢雜乖戾,律呂失次。” 宋 洪适 《<元氏長慶集>原跋》:“今之所編,頗又律呂乖次。惜矣,舊規之不能存也。” 黃中黃 《孫逸仙》:“其人誠 亞 東之珍寶,其言誠革命之律呂哉。”

散材

無用之木。常比喻不為世所用之人。 唐 施肩吾 《玩手植松》詩:“今日散材遮不得,看看氣 * 凌雲。” 宋 蘇軾 《東山浮金堂戲作》詩:“我子乃散材,有如木輪囷。” 明 唐順之 《提督軍務兼巡撫謝表》:“樗櫟散材,策非韜虎。”參見“ 散木 ”。

無意

(1) 沒有做某件事的願望

對此無意深究

(2) 不是有意的

無意中說出了心裡話

何時

(1).什麼時候。表示疑問。《楚辭·九辯》:“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乾?”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太平?’”

(2).什麼時候。表示時間難以確定。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詩:“一棵松樹,落下許多松實;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

都門

(1).京都城門。《漢書·王莽傳下》:“兵從 宣平城門 入,民間所謂 都門 也。” 顏師古 註:“ 長安 城東出北頭第一門。” 唐 韓愈 《豐陵行》詩:“羽衛煌煌一百里,曉出都門葬天子。” 宋 柳永 《雨霖鈴》詞:“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2).都中里門。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箴》:“ 元皇帝 時,廷尉 張闓 在小市居,私作都門,早閉晚開。羣小患之。”

(3).借指京都。 元 揭傒斯 《送宋少府之官長洲》詩:“白髮 長洲 尉,都門萬里船。” 清 顧炎武 《送王文學麗正歸新安》詩:“兩年相遇都門道,只有 王生 是故人。”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忽有 崔元素 者,投一刺, 劉 接見。詢其邦族,曰:‘ 山東 臨胊 秀才也,游都門二十年矣。’”

岩扉

(1).岩洞的門。 唐 孟浩然 《夜歸鹿門歌》:“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唐 李商隱 《重過聖女祠》詩:“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

(2).借指隱士的住處。 宋 陸游 《開元暮歸》詩:“茹芝卻粒平生事,回首巖扉一愴神。”

詩詞推薦

再入禁林即事原文_再入禁林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