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知脆滑利齒牙,不覺清虛累口腹

李流芳蓴羹歌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流芳的《蓴羹歌》

全文:
怪我生長居江東,不識江東蓴菜美。
今年四月來西湖,西湖蓴生滿湖水。
朝朝暮暮來采蓴,西湖城中無一人。
西湖蓴菜蕭山賣,千擔萬擔湘湖濱。
吾友數人偏好事,時呼輕舠致此味。
柔花嫩葉出水新,小摘輕淹雜生氣。
微施薑桂猶清真,未下鹽豉已高貴。
吾家平頭解烹煮,間出新意殊可喜。
一朝能作千里羹,頓使吾徒搖食指。
琉璃碗成碧玉光,五味紛錯生馨香。
出盤四座已嘆息,舉箸不敢爭先嘗。
淺斟細嚼意未足,指點杯盤戀余馥。
但知脆滑利齒牙,不覺清虛累口腹
血肉腥臊草木苦,此味超然離品目。
京師黃芽軟似酥,家園燕筍白於玉。
差堪與汝為執友,菁根杞苗皆臣僕。
君不見區區芋魁亦遭遇,西湖蓴生人不顧。
季鷹之後有吾徒,此物千年免沈錮。
君為我飲我作歌,得此十斗不足多。
世人耳食不貴近,更須遠挹湖湘波。

李流芳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滑利

(1) 光潔

(2) 潤滑而利於活動

這張方子最好加兩味滑利關節的藥

齒牙

(1).牙齒。《漢書·東方朔傳》:“ 朔 對曰:‘臣觀其臿齒牙,樹頰胲,吐脣吻……臣 朔 雖不肖,尚兼此數子者。’”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詩:“自從齒牙缺,始慕舌為柔。”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葡卜冰》:“啟竇摘食,齒牙淅淅作聲。”

(2).口頭。《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此特羣盜鼠竊狗盜耳,何足置之齒牙間?” 唐 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況此小寇,安足置齒牙間?”

(3).稱譽,說好話。 宋 蘇軾 《與王荊公書》之二:“願公少借齒牙,使增重於世。”《水滸傳》第八一回:“萬望恩相不惜齒牙,早晚於天子前題奏,速降招安之典。” 清 王晫 《今世說·德行》:“凡詞塲藝苑,苟擅一長,必傾心倒屣,不惜齒牙為游揚。”

不覺

(1)

(2)

沒有發覺,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3)

想不到,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4)

不禁,不由得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兩個都不覺紅了臉。——揚沫《青春之歌》

清虛

(1).清淨虛無。《文子·自然》:“ 老子 曰:‘清虛者天之明也,無為者治之常也。’” 三國 魏 阮籍 《首陽山賦》:“且清虛以守神兮,豈慷慨而言之。”《南史·王固傳》:“﹝ 王固 ﹞清虛寡慾,居喪以孝聞。”

(2).清潔虛空。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一:“若疏食菜羹,則腸胃清虛,無滓無穢,是可以養神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蓮香》:“次夜,果出刀圭藥啖生。頃刻,洞下三兩行,覺臟腑清虛,精神頓爽。”

(3).太空;天空。 晉 葛洪 《抱朴子·勗學》:“令抱翼之鳳,奮翮於清虛;項領之駿,聘跡於千里。” 唐 杜甫 《聽楊氏歌》詩:“滿堂慘不樂,響下清虛里。” 清 李漁 《蜃中樓·授訣》:“若使清虛無障礙,天孫不合阻銀河。” 郭沫若 《屈原賦今譯·離騷》:“讓超邁的精神在清虛中馳騁。”

(4).指月宮。 五代 譚用之 《江邊秋夕》詩:“七色花虯一聲鶴,幾時乘興上清虛。”

(5).指風露。 唐 孟郊 《北郭貧居》詩:“欲識貞靜操,秋蟬飲清虛。”

口腹

指飲食

口腹之慾

李流芳名句,蓴羹歌名句

詩詞推薦

但知脆滑利齒牙,不覺清虛累口腹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