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谷口歸耕處,安得扶藜訪有熊

陳謨清江阻風訪劉起東茅廬中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陳謨的《清江阻風訪劉起東茅廬中》

全文:
十年再見東海公,夫妻賓敬茅廬中。
不計有無心淡泊,難忘故舊日從容。
陽春白雪何求和,漆發紅顏似返童。
鼎煮蒙山雲細細,杯傾桑落綠溶溶。
市朝雖近塵還遠,弦誦常聞道罕同。
重話桃源真隔世,獨行客路況嚴冬。
一川雪景惟飛雨,三日江船尚阻風。
第覺久淹成愧負,寧知相厚轉情濃。
故人谷口歸耕處,安得扶藜訪有熊
煩君問訊須珍重,早晚徵車起臥龍。

陳謨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故人

(1) 舊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國演義》

(2) 古稱前妻或前夫

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來。——《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從門入,故人(指前妻)從閣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誼,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對門生故吏既親切又客氣的謙稱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後漢書·楊震傳》

谷口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韜·分險》:“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維 《歸輞川作》詩:“谷口疎鐘動,漁樵稍欲稀。” 清 黃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詩:“此間看山復看楓,谷口敞與平原同。”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陝西 禮泉 東北。 西漢 於此置 谷口縣 , 東漢 廢。因位於 九嵕山 東、 仲山 西,當 涇水 出山之處,故謂之 谷口 。古時相傳為 黃帝 升仙的地方。也稱 寒門 。《漢書·郊祀志上》:“其後 黃帝 接萬靈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謂 寒門 者, 谷口 也。”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 黃帝 升仙之處也。”又註:“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涼,故謂此谷為 寒門 也。”

(3).古地名。在今 陝西 淳化 西北。 秦 時於此置 雲陽縣 。《戰國策·秦策三》:“ 范雎 曰:‘大王之國,北有 甘泉 、 谷口 。’” 鮑彪 註:“在 雲陽 。” 西漢 末年,高士 鄭朴 (字 子真 )曾隱居於此。 漢 揚雄 《法言·問神》:“ 谷口 鄭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師。” 唐 李白 《贈韋秘書子春》詩:“ 谷口 鄭子真 ,躬耕在巖石。” 王琦 注引《雍錄》:“ 谷口 在 雲陽縣 西四十里, 鄭子真 隱於此。”後借指隱者所居之處。 元 楊奐 《得邳大用書復寄》詩:“ 谷口 知何似,他年願卜隣。” 清 錢謙益 《高郵道中簡顧所建》詩:“負耒我今歸 谷口 ,驚弓君莫問壺頭。”

歸耕

(1).回家耕田。謂辭官回鄉。《呂氏春秋·贊能》:“子何以不歸耕乎,吾將為子游。”《漢書·夏侯勝傳》:“學經不明,不如歸耕。” 宋 蘇軾 《西太一見王荊公舊詩偶次其韻》:“從此歸耕 劍 外,何人送我 池 南。” 金 王子端 《大江東去·癸巳暮冬小雪》詞:“此心安穩,只有歸耕去。”

(2).琴曲名。《文選·張衡<思玄賦>》:“嘉 曾 氏之《歸耕》兮,慕 歷阪 之欽崟。” 李善 注引《琴操》:“《歸耕》者, 曾子 之所作也。 曾子 事 孔子 十有餘年,晨覺,眷然念二親年衰,養之不備,於是援琴鼓之,曰:‘歔欷歸耕來兮!安所耕 歷山 盤兮!’”

有熊

(1). 黃帝 的國號。《史記·五帝本紀》:“自 黃帝 至 舜 禹 ,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 黃帝 為 有熊 ……帝 禹 為 夏後 而別氏,姓 姒氏 。” 漢 班固 《白*虎通·號》:“ 黃帝 有天下,號 有熊 。 有熊 者,獨宏大道德也。” 清 張逸少 《北征凱旋》詩:“戰伐夷 頭曼 ,威名儷 有熊 。”

(2).古地名。傳說 黃帝 所建之都。故址在今 河南省 新鄭縣 。《通典·州郡七》:“有 溱 洧 二水, 祝融 之墟, 黃帝 都於 有熊 ,亦在此也。”

陳謨名句,清江阻風訪劉起東茅廬中名句

詩詞推薦

故人谷口歸耕處,安得扶藜訪有熊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