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敷文書院四疊舊作六韻》
全文:
借問讀書者,敷文敷底文。
必先修其已,乃可致乎君。
詎以風雲貴,徒然月露勤。
枕經固厥柢,葄史博於聞。
何必妍華尚,翻滋思慮紛。
大端示五字,勖矣雅儒群。
參考注釋
大端
主要的部分;重要的端緒;大概
故稱惡者,心之大端也。——《禮記·禮運》
今略舉大端,以喻吏民。——《後漢書·隗囂傳》
五字
(1).五個字。多指詩文中五字句。《漢書·藝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南史·陸厥傳》:“ 約 等文皆用宮商……五字之中,音韻悉異,兩句之內,角徵不同。”
(2). 晉 郭頒 《魏晉世語》:“ 司馬景王 命中書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經時竭思不能改,心有憂色…… 會 ( 鍾會 )取草視,為定五字。 松 悅服,以呈 景王 。 景王 曰:‘不當爾耶?’ 松 曰:‘ 鍾會 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後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唐 沉佺期 《同韋舍人早朝》詩:“一經傳舊德,五字擢英材。”
(3).泛指表章。 唐 常袞 《謝除知制誥表》:“得以文墨侍於軒墀,五字非工,四年侍罪。”
(4).指五言詩。 五代 齊己 《秋夕書懷》詩:“平生樂道心常切,五字逢人價合高。” 金 元好問 《論詩》詩之二九:“池塘春草 謝 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唐 人用一生心於五字,故能巧奪天工。”
雅儒
有雅德的儒者。與俗儒相對。《荀子·儒效》:“故有俗人者,有俗儒者;有雅儒者,有大儒者……以是尊賢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 楊倞 註:“有雅德之儒也。” 何紹基 《<使黔草>自序》:“伊古以來,忠臣孝子,高人俠客,雅儒魁士,其人所詣,其文如見。” 王闓運 《李仁元傳》:“而 仁元 彬彬雅儒,以文章稱。”
乾隆名句,敷文書院四疊舊作六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