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已證真常,詎止齊寵辱,願言挹清風,可用警浮俗

蘇頌次韻蔣穎叔同游南屏見惠長篇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頌的《次韻蔣穎叔同游南屏見惠長篇》

全文:
青山橫莽蒼,萬石出南麓。
古剎表耆闍,高聲聳群玉。
居惟擇岡巒,近靡數松竹。
郡郭路非遙,遊人舂不宿。
陟巘極躋攀,循崖勞傴伏。
架筒引流泉,跨嶺構重屋。
講座據妙峰,禪堂對枯木。
幽尋難屢期,將往誰能獨。
偶逢霜台客,暫駐驄馬足。
聯步訪叢林,終朝走郊牧。
相期方外游,頓忘河上曲。
夷路喜君騰,高閣慚予束。
更聽名理言,俯愜中心欲。
況已證真常,詎止齊寵辱,願言挹清風,可用警浮俗

蘇頌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真常

釋道用語。真實常住之意。《楞嚴經》卷十三:“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唐 呂岩 《敲爻歌》:“達聖道,顯真常,虎兕刀兵更不傷。” 宋 范仲淹 《上執政書》:“夫釋道之書,以真常為性,以清浄為宗,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清 黃宗羲 《<翁元鎧禪師語錄>序》:“出其語録讀之,絶去枝蔓,獨露真常。”

止齊

整頓隊伍,使行列整齊。《書·牧誓》:“今予 發 ,惟恭行天之罰。今日之事,不愆於六步、七步,乃止齊焉。夫子勗哉,不愆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 鄭玄 註:“始前,既敵,六步、七步當止齊,正行列;及兵相接,少者四伐,多者五伐,又當止齊,正行列也。”

寵辱

榮寵與恥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棲逸》:“ 阮光祿 在 東山 ,蕭然無事,常內足於懷。有人以問 王右軍 , 右軍 曰:‘此君近不驚寵辱,雖古之沉冥,何以過此。’” 唐 陳子昂 《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詩:“是非紛妄作,寵辱坐相驚。”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願言

思念殷切貌。《詩·衛風·伯兮》:“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鄭玄 箋:“願,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晉 謝混 《游西池詩》:“逍遙越城肆,願言屢經過。” 宋 華岳 《早春即事》詩:“願言相約花前醉,莫放春容過海棠。” 清 顧炎武 《江上》詩:“願言隨飛龍,一上 單于臺 。”

清風

清涼的風

清風徐來

清風明月

浮俗

(1).浮薄的習俗。 南朝 梁 蕭統 《令旨解二諦義》:“正以浮俗,故無義可辨,若有義可辨,何名浮俗。” 唐 杜甫 《贈虞十五司馬》詩:“交態知浮俗,儒流不異門。”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劉長卿》:“ 長卿 清才冠世,頗凌浮俗。”

(2).淺薄,粗俗。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證》:“《太白集》中《少年行》,只有數句類 太白 ,其他皆淺近浮俗,決非 太白 所作。” 葉聖陶 《倪煥之》十:“當然,燈會那種粗獷浮俗的‘白相人’風是應當改革的。”

蘇頌名句,次韻蔣穎叔同游南屏見惠長篇名句

詩詞推薦

況已證真常,詎止齊寵辱,願言挹清風,可用警浮俗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