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宰的《分韻送王非之官山險得再字》
全文:
達官須親民,未竟法應再。
昔君治姑孰,報政甫初載。
桃李春正華,風木養不待。
至今田裡間,往往誦遺愛。
薦章交公車,夷塗了無礙。
自詭更治民,得邑仍勇退。
坐看積薪上,笑謝及瓜代。
赤縣官山險,銅章喜重佩。
平湖帶城郭,崇山鎮溟海。
道中勤顧接,何者非勝概。
鵝池湛清漣,蘭亭霏翠靄。
溪流西走剡,夜雪曾訪戴。
此地君故家,舊遊詳往載。
公餘信足樂,俗敞良可慨。
盜販人鬥狠,淫祀家禳禬。
緩縱固不可,激之或生害。
厥田惟中中,厥賦上上倍。
豪家窘輸送,勺合無容貸。
貧家慣逋負,符移費追逮。
行之苟失中,上下交怨懟。
台府相鼎立,徵求常意外。
稽違速譴呵,抑絕虞冒昧。
犴獄當盡心,夜寄或百輩。
去來不敢詰,猶豫即招海。
嘩徒陷平民,更欲脫有辠。
朝方得其情,莫祈當路改。
過客紛如織,剌口說行在。
丐求小不愜,百計工組繢。
我知夫子心,此去棄勞來。
豈其攝聲勢,左盼而右睞。
然須處心平,更須臨事耐。
勿恃事理直,抗論多慷慨。
勿謂氣類同,不虞趨向背。
先入勿偏聽,未信勿忠誨。
小遲歲月間,足致治平最。
庶策三載勛,亟應千齡會。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事理
事情的道理
通曉事理
抗論
(1).立論。 漢 趙壹 《報皇甫規書》:“高可敷翫墳典,起發聖意;下則抗論當世,消弭時災。”《陳書·孫瑒傳》:“時 興皇寺 朗法師 該通釋典, 瑒 每造講筵,時有抗論,法侶莫不傾心。”
(2).大聲爭論。 唐 無名氏 《玉泉子》:“ 淮南 節度使 王播 ,以錢十萬貫賂遺恩倖,諫議大夫 獨孤朗 、 張仲方 ……等十人,前一日詣 延英 抗論其事。” 宋 王鞏 《聞見近錄》:“既至, 文忠 抗論不屈。”
(3).相對晤談。 清 劉大櫆 《程易田詩序》:“或抗論今時之務,注念生人之欣戚,慨然太息,相對而歌。”
(4).謂在言論上相抗衡。《晉書·孫盛傳》:“於時 殷浩 擅名一時,與抗論者,惟 盛 而已。”
(5).抗議。 梁啓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故西國之民,有被壓制於政府者,必羣集抗論之,抵拒之。”參見“ 抗議 ”。
慷慨
(1) 充滿正氣,情緒激昂
慷慨就義
(2) 大方;不吝嗇
慷慨解囊
劉宰名句,分韻送王非之官山險得再字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