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端的《下第上薛侍郎》
全文:
蓬蓽春風起,開簾卻自悲。
如何飄梗處,又到采蘭時。
明鏡方重照,微誠寄一辭。
家貧求祿早,身賤報恩遲。
幸得皮存矣,須勞翼長之。
銘肌非厚答,肉骨是前期。
縱覺新人好,寧忘舊主疑。
終慚太丘道,不為小生私。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明鏡
(1) 明亮的鏡子,比喻完美的典範
謙恭禮節的明鏡
(2) 明察;明鑑
今提五個首級首告,望相公老爺明鏡。——《古今小說》
方重
端方持重。《後漢書·牟融傳》:“明年,代 伏恭 為司空,舉動方重,甚得大臣節。” 宋 歐陽修 《鎮安軍節度使程公神道碑銘》:“公性方重,寡言笑。”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屠枰石》:“ 宋 韓億 性方重,累官尚書左丞。”《續資治通鑑·宋仁宗寶元二年》:“ 齊 方重有風采,自初仕,未嘗至權門。”
微誠
微小的誠意。常用作謙詞。 晉 陸機 《謝平原內史表》:“臣之微誠,不負天地。” 晉 庾亮 《讓中書令表》:“而微誠淺薄,未垂察諒,憂惶屏營,不知所厝。” 唐 駱賓王 《為齊州父老請陪封禪表》:“儻允微誠,許陪大禮。”《初刻拍案驚奇》卷六:“官人感夫人盛情,特備一巵酒謝夫人,夫人鑒其微誠,萬物推辭!” 王闓運 《彌之領軍罷歸奉贈》詩之二:“園葵傾太陽,道遠效微誠。”
一辭
(1).猶一言。一句話或一個字。《淮南子·繆稱訓》:“胡通於一伎,察於一辭,可與曲説,未可為廣應也。”《史記·孔子世家》:“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 子夏 之徒不能贊一辭。”《舊唐書·陸餘慶傳》:“累遷中書舍人。 則天 嘗引入草詔, 餘慶 惶惑,至晚竟不能措一辭。” 明 王守仁 《與安之書》:“今但取 朱子 所自言者表章之,不加一辭。”
(2).謂異口同聲。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魯公 盛德,蓋自小官時。縉紳閒一辭謂之有手段。”
(3).一面之辭。《宋史·葉清臣傳》:“苟 用章 之狀果虛, 守懃 之罪果白, 用章 更寘重科,物論亦允,無容偏聽一辭,以虧王道無黨之義。”
(4).告辭,辭別。《禮記·表記》:“事君難進而易退,則位有序;易進而難退,則亂也,故君子三揖而進,一辭而退,以遠辭也。” 南朝 梁 蕭鈞 《晚景游泛懷友》詩:“一辭 金谷苑 ,空想竹林游。” 唐 吳融 《落葉》詩:“紅影飄來翠影微,一辭林表不知歸。”
李端名句,下第上薛侍郎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