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此地宜開社,何須覓遠公。
藕花池未活,椰子蔭將叢。
舉武行堪至,巡城路稍東。
棘垣圍野圃,蔬地敞禪宮。
矮小廬能整,蕭清樹半蒙。
望窮見睥睨,徑轉接胡衕。
地近蘇公井,誰追白傅風。
期應月一至,明以韻而同。
不較觥籌負,惟羅翰墨工。
筆床茶灶副,山簌野餚充。
人雜緇黃素,材收楩梓桐。
五丁驅鬼斧,八面任輸攻。
伐木聲相應,它山石作礱。
拈花呈妙偈,剪葉當詩筒。
書此招群彥,盟盤讓乃翁。
詩詞問答
問:《清源庵地頗幽靜堪作詩社賦排律一章呈潘寰瀛梁澹明二明府馮載賡許今喜二孝廉王堯韭陳命美答玄亮諸文學》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東韻
參考注釋
此地
這裡,這個地方。 唐 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詩:“此地別 燕丹 ,壯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我初到此地,並不曾認得一個人。” 洪深 《抗戰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
遠公
晉 高僧 慧遠 ,居 廬山 東林寺 ,世人稱為 遠公 。 唐 孟浩然 《晚泊潯陽望廬山》詩:“嘗讀 遠公 傳,永懷塵外蹤。” 宋 梅堯臣 《訪礦坑老僧》詩:“莫貰 遠公 酒,余非 陶令 賢。” 清 秦朝釪 《消寒詩話》四一:“ 遠公 置酒, 佛印 燒豬,真正名士,佛亦當少恕。”
花池
庭園中種植花草的地方。一般有矮欄圍繞。 老舍 《二馬》第三段五:“公園裡的樹葉真是連半個黃的也沒有,花池裡的晚鬱金香開得像一片金紅的晚霞。”
椰子
椰子樹的果實,是由外層為纖維的殼組成的,提供椰子皮纖維和內含可食厚肉質的大堅果,果新鮮時,有清澈的液體,叫做椰汁
舉武
舉足;舉步。武,步武。 宋 楊萬里 《豫章光華館苦雨》詩:“舉武便可至,登臨亦無由。” 元 王惲 《挽漕篇》:“咫尺遠千里,跬步百舉武。”
巡城
(1).巡視城防、街市。《左傳·僖公二十五年》:“二十五年春, 衛 人伐 邢 ,二 禮 從 國子 巡城。”《南史·賊臣傳·侯景》:“ 簡文 慮人情有變,乃請上輿駕巡城。”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御淮》:“巡城徹昏曉,這軍民苦勞。”
(2).御史職名之一。職掌京城治安。 明 陸噓雲 《世事通考·文職公署類》:“巡城、巡關……俱正七品。”《西湖二集·周城隍辨冤斷案》:“次日巡城御史拘左右鄰里審問夫婦被殺之故。”
沿城,靠城。《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巡城三面不堪居,長者煩怨心猶預。”
棘垣
以棘刺護牆。《元史·郝經傳》:“驛吏棘垣鑰戶,晝夜守邏,欲以動 經 , 經 不屈。”
野圃
(1).野外的園圃。 宋 余靖 《和伯恭<自造新茶>》:“郡庭無事即仙家,野圃栽成紫筍芽。”
(2).指菜農。 宋 曾鞏 《南軒記》:“下至兵權、曆法、星官、樂工、山農、野圃、方言、地記、佛老所傳,吾悉得於此。”
禪宮
僧人所住的房屋;寺院。 唐 儲光羲 《題虬上人房》詩:“禪宮分兩地,釋子一為心。” 唐 王維 《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詩:“龍鍾一老翁,徐步謁禪宮。” * 《和 * 過五台山》:“禪宮寥落亂飛鴉,掃地出門罪佛也。”
矮小
(1) 又矮又小
矮小的身材
(2) 低矮而小
矮小的樹木
睥睨
(1) 眼睛斜著看,形容高傲的樣子
睥睨眾史如庸奴。——王安石《虎圖》
睥睨故久立,與其客語。——《史記·信陵君列傳》
(2) 窺伺
睥睨宮闈
轉接
用一轉換器接到另一電路上去
白傅
唐 詩人 白居易 的代稱。 白 晚年曾官太子少傅,故稱。 五代 齊己 《同光歲送人及第東歸》詩:“春官如 白傅 ,內試似 文皇 ( 唐太宗 )。” 宋 蘇軾 《次韻韶守狄大夫見贈》之二:“ 白傅 閒游空誦句,拾遺窮老敢論親。” 清 袁枚 《續詩品·滅跡》:“ 白傅 改詩,不留一字。” 汪洋 《壽靜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韻》:“ 白傅 流風猶想像, 紫陽 遺愛未銷磨。”
一至
(1).一到。《管子·幼官》:“三千里之外,諸侯世一至。” 漢 王充 《論衡·恢國》:“ 黃帝 堯舜 ,鳳凰一至。”《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老夫只恐大限一至,不能發言,故今日為君敘及此也。”《宋史·晁迥傳》:“方盛暑,為蠲宿直,三五日一至院。”
(2).竟至;乃至。《戰國策·齊策一》:“ 靖郭君 之於寡人,一至此乎?”《紅樓夢》第一一二回:“ 賈政 嘆口氣道:‘我不料家運衰敗,一至如此!’”
(3).猶言小善,偏材。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九徵》:“一至謂之偏材。偏材,小雅之質也。” 劉昞 註:“未能兼濟,各守一行。”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理盡者不可責有餘,一至者不可求兼濟。”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表》:“愚夫一至,偶識量己。”
(4).指忠正鯁直。《晉書·王沉傳》:“若達一至之言,説刺史得失,朝政寬猛,令剛柔得適者,給穀千斛。”《北史·高道悅傳》:“居法樹平肅之規,處諫著必犯之節。王公憚其風鯁;朕實嘉其一至。”
觥籌
酒器和酒令籌。 唐 皇甫松 《醉鄉日月·觥錄事》:“觥籌盡有,犯者不問。” 宋 楊萬里 《次日醉歸》詩:“我非不能飲,老病怯觥籌。”《紅樓夢》第七六回:“ 湘雲 只得又聯道:‘觥籌亂綺園。’”
墨工
制墨的工匠。 宋 何薳 《春渚紀聞·都下墨工》:“ 崇寧 已來,都下墨工如 張孜 、 陳昱 、 關珪 ……皆有聲稱,而精於樣製。”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邇來墨工以水槽盛水,中列麄椀,然以桐油,上復覆以一椀,專人埽煤,和以牛膠揉成之,其法甚快,便謂之油煙。”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墨》:“至 唐 末,墨工 奚超 與其子 廷珪 ,自 易水 渡 江 ,遷居 歙州 , 南唐 賜姓 李氏 , 廷珪 父子之墨,始集大成。”
筆床
亦作“ 筆床 ”。臥置毛筆的器具。 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翡翠筆牀,無時離手。” 唐 岑參 《山房春事》詩之一:“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牀。” 清 王韜 《淞濱瑣話·李延庚》:“亭中棐幾湘簾,筆床硯匣,位置楚楚。”
茶灶
烹茶的小爐灶。《新唐書·隱逸傳·陸龜蒙》:“不乘馬,升舟設篷席,齎束書、茶灶、筆牀、釣具往來。” 元 薩都剌 《白雲答》詩:“石田紫芝老,茶灶碧蘚斑。” 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寄嚴蓀友》詞:“ 藕盪橋 邊理釣筩, 苧蘿 西去五湖東。筆牀茶灶太從容。”
緇黃
指僧道。僧人緇服,道士黃冠,故稱。 唐 獨孤及 《謝勅書兼賜冬衣表》:“緇黃載躍,斑白相歡。” 宋 洪邁 《夷堅丙志·程佛子》:“每歲必以正月十六日,設齋飯緇黃,名曰龍會齋。” 明 李東陽 《西山雜詩》之四:“山中歲月空寒暑,世外緇黃亦化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李生》:“游食緇黃,往來寄宿,輒與傾談,供給不厭。”
楩梓
(1).黃楩樹與梓樹。兩種大木。 漢 陸賈 《新語·資質》:“處地楩梓,賤於枯楊。”《書·禹貢》“齒革羽毛惟木” 孔 傳:“木,楩梓豫章。”
(2).比喻棟樑之材。 王闓運 《哀江南賦》:“ 楚 中楩梓, 江 左 葛 王,莫不雍容,文翰希風。”
五丁
(1).神話傳說中的五個力士。《藝文類聚》卷七引 漢 揚雄 《蜀王本紀》:“天為 蜀王 生五丁力士,能獻山, 秦王 ( 秦惠王 )獻美女與 蜀王 , 蜀王 遣五丁迎女。見一大虵入山穴中,五丁並引虵,山崩, 秦 五女皆上山,化為石。”一說“ 秦惠王 欲伐 蜀 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 蜀王 負力。令五丁引之成道。”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沔水》。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 賁 、 育 五丁之勇,而鹹死者,人理之常。” 明 劉基 《一剪梅》詞:“五丁難挽逝川回,千古英雄,此恨都同。” 郭沫若 《蜀道奇》詩:“五丁開山事烏有,其説雖墨意可朱。”
(2).泛指力士。 宋 王十朋 《會稽風俗賦》:“浪槳風帆,千艘萬艫。大武挽縴,五丁譟謼。”
鬼斧
鬼神使用的斧斤。喻指超人的力量。 元 吳萊 《大食瓶》詩:“晶熒龍宮獻,錯落鬼斧鐫。” 明 徐渭 《七十二峰歸來書寺壁》詩:“五條掛練玉龍奔,七十二峰鬼斧痕。”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玉瓮》:“伊誰鏟削運鬼斧,或巨靈掌 吳剛 柯。” 潘飛聲 《碧雲寺題石台上》詩:“偉哉石壇成,除是鬼斧鑿。”
八面
(1).八張臉。 漢 焦贛 《易林·艮之頤》:“八面九口長舌。”
(2).一物的八面。 漢 應劭 《風俗通·聲音·鼓》:“雷鼓八面,路鼓四面,睪鼓、晉鼓皆兩面。”
(3).八方。 唐 黃滔 《壺公山詩》:“八面峯巒秀,孤高可偶然。” 清 趙翼 《閒居讀書作》詩之一:“吾曹才力弱,漫詡當八面。”
伐木
採伐林木
相應
(1) 相宜,應該
隨著工業的發展,對環境保護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2) 彼此相當的或互補的;互動,互惠
商定彼此都給對方公民以相應的權利
石作
(1) 舊指石工作坊
(2) 石工
少時他曾做過石作
拈花
(1).見“ 拈花一笑 ”。
(2).繡花。《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那女子生得有十二分顏色,善能描龍畫鳳,刺繡拈花。”
妙偈
佛教語。含意深遠的偈語。 宋 蘇軾 《次韻子由浴罷》:“《楞嚴》在牀頭,妙偈時仰讀。” 明 唐順之 《同孟中丞游龍泉寺》詩之一:“方欣窺妙偈,遽擬謝塵蹤。” 清 周亮工 《屴崱峰示永覺和尚》詩:“欲滌塵襟參妙偈,泉聲未許靜中聞。”參見“偈2語”。
剪葉
猶剪桐。 唐 白居易 《答桐花》詩:“戒君無戲言,剪葉封弟兄。”
詩筒
亦作“ 詩筩 ”。1.盛詩稿以便傳遞的竹筒。 唐 白居易 《秋寄微之十二韻》:“忙多對酒榼,興少閲詩筒。”自註:“此在 杭州 ,兩 浙 唱和詩贈答,於筒中遞來往。” 元 胡助 《南城試院和王子肅韻》之二:“簾外官閒深院鎖,詩筒來往不嫌多。”《紅樓夢》第二二回:“太監又將頒賜之物送與猜著之人,每人一個宮製詩筒,一柄茶筅。”
(2).喻指滿腹詩才的詩人。 元 張可久 《折桂令·西湖懷古》曲:“飛來何處奇峰,笑引吟翁,醉倒詩筩。”
盟盤
亦作“ 盟槃 ”。古代行盟禮時盛牲血的器皿。 漢 王充 《論衡·驗符》:“金玉神寳,故出詭異。金物色先為酒罇,後為盟盤,動行入淵,豈不怪哉!” 金 元好問 《蛟龍引》:“尚方未入 朱雲 請,盟槃合與 毛生 俱。”
乃翁
(1).你的父親。《漢書·項籍傳》:“吾翁即汝翁。必欲亨乃翁,幸分我一盃羹。” 顏師古 註:“翁,謂父也。”《漢書·項籍傳》:“乃,亦汝也。” 宋 陸游 《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明史·文苑傳三·文徵明》:“ 一清 ( 楊一清 )亟謂曰:‘子不知乃翁與我友耶?’”
(2).他的父親。 宋 朱敦儒 《念奴嬌》詞:“乃翁心裡,沒許多般事。” 明 葉盛 《水東日記·玉帶生卷》:“ 劉廷美 主事求作乃翁合葬輓辭,以《玉帶生》軸為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