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岑參的《送陶銑棄舉荊南覲省》
全文:
明時不愛璧,浪跡東南遊。
何必世人識,知君輕五侯。
采蘭度漢水,問絹過荊州。
異國有歸興,去鄉無客愁。
天寒楚塞雨,月淨襄陽秋。
坐見吾道遠,令人看白頭。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采蘭
(1).喻選拔俊逸。《晉書·皇甫謐傳》:“陛下披榛採蘭,並及蒿艾,是以 皋陶 振褐,不仁者遠。”
(2).《詩·小雅·南陔序》:“孝子相戒以養也……有其義而亡其辭。” 晉 束晳 《補亡詩》之一:“循彼南陔,言采其蘭。眷戀庭闈,心不遑安。”後因以“採蘭”喻盡孝養親。 唐 白居易 《思歸》詩:“薄俸未及親,別家已經時,冬積溫席戀,春違採蘭期。” 唐 許堯佐 《柳氏傳》:“榮名及親,昔人所尚,豈宜以濯浣之賤,稽採蘭之美乎?”
(1).《文選·束晳〈補亡詩·南陔〉》:“循彼南陔,言采其蘭。眷戀庭闈,心不遑安。” 李善 註:“采蘭,以自芬香也。循陔以采香草者,將以供養其父母,喻人求珍異以歸。”後因以“采蘭”謂供養父母之事。 唐 韓愈 《孟生詩》:“采蘭起幽念,眇然望東南。” 宋 梅堯臣 《汝南江鄰幾》詩:“且奉采蘭養,應無抱玉啼。”參見“ 南陔 ”。
(2).指 晉 束晳 的《補亡詩·南陔》。 唐 韓愈 《送汴州監軍俱文珍詩》:“曉日驅征騎,春風詠采蘭。誰言臣子道,忠孝兩全難。”
漢水
中國中部的一條河,長江最長支流,發源於陝西南部米倉山,流經陝西南部及湖北,在武漢入長江,全長1532公里
問絹
《三國志·魏志·胡質傳》“ 威 , 鹹熙 中官至 徐州 刺史”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晉陽秋》:“ 威 字 伯虎 ,少有志尚,厲操清白。 質 之為 荊州 也, 威 自京都省之……臨辭, 質 賜絹一疋,為道路糧。 威 跪曰:‘大人清白,不審於何得此絹?’ 質 曰:‘是吾俸祿之餘,故以為汝糧耳。’”後遂用“問絹”作為人清慎之典。亦以詠歸覲省親。 唐 杜甫 《送竇九歸成都》詩:“讀書 雲閣觀 ,問絹 錦官城 。” 仇兆鰲 註:“ 竇九 恐是 成都 竇少尹 之子,故用問絹事,時蓋以省覲歸 成都 耶。” 唐 錢起 《送李四擢第歸覲省》詩:“獨攬還珠美,寧唯問絹情。”
荊州
(1).古“九州”之一。在 荊山 、 衡山 之間。 漢 為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約相當於今 湘 鄂 二省及 豫 桂 黔 粵 的一部分; 漢 末以後轄境漸小。 東晉 定治 江陵 (現屬 湖北 ),為當時及 南朝 長江 中游重鎮。 明 清 置府,後廢。《書·禹貢》:“ 荊 及 衡陽 惟 荊州 。”參閱《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八、《嘉慶一統志》卷三四四。
(2). 唐 韓朝宗 曾任 荊州 長史,為時人所推重,稱 韓荊州 。見 唐 李白 《與韓荊州書》。後因以“荊州”稱己所推重之士。 明 章懋 《與張都運吉》書:“願識荊州,為日久矣!”參見“ 識荊 ”。
岑參名句,送陶銑棄舉荊南覲省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