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兩漢張衡的《歸田賦》
全文:
游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
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
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
諒天道之微昧,追漁父以同嬉。
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
於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郁茂,百草滋榮。
王雎鼓翼,倉庚哀鳴;交頸頡頏,關關嚶嚶。
於焉逍遙,聊以娛情。
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
仰飛纖繳,俯釣長流。
觸矢而斃,貪餌吞鉤。
落雲間之逸禽,懸淵沉之鯊鰡。
於時曜靈俄景,繼以望舒。
極般游之至樂,雖日夕而忘劬。
感老氏之遺誡,將回駕乎蓬廬。
彈五弦之妙指,詠周、孔之圖書。
揮翰墨以奮藻,陳三皇之軌模。
苟縱心於物外,安知榮辱之所如。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爾乃
(1).這才;於是。 漢 應劭 《<風俗通義>序》:“ 周秦 常以歲八月遣輶軒之使,求異代方言,還籍奏之,藏於祕室。及 嬴氏 之亡,遺脫漏棄,無見之者。 蜀 人 嚴君平 有千餘言, 林閭翁孺 才有梗概之法。 揚雄 好之,天下孝廉,衛卒交會,周章質問,以次注續,二十七年,爾乃治正,凡九千字。”《三國志·魏志·楊阜傳》:“ 吳 蜀 以定,爾乃上安下樂,九親熙熙。”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 陽林 ,流眄乎 洛川 。” 南朝 梁 何晏 《景福殿賦》:“既窮巧於規摹,何彩章之未殫?爾乃文以朱緑,飾以碧丹,點以銀黃,爍以琅玕。”
(2).更端發語詞,無義。 漢 班固 《西都賦》:“爾乃正殿崔嵬,層構厥高,臨乎 未央 。” 晉 張協 《七命》:“爾乃六禽殊珍,四膳異餚,窮海之錯,極陸之毛。” 唐 李白 《大鵬賦》:“爾乃蹶厚地,揭太清,亘層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萬而迅征。”
龍吟
(1).龍鳴。亦借指大聲吟嘯。《文選·張衡<歸田賦>》:“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 李善 註:“言己從容吟嘯,類乎龍虎……《淮南子》曰:龍吟而景雲至,虎嘯而谷風轃。”《易·乾》“雲從龍” 唐 孔穎達 疏:“龍是水畜,雲是水氣,故龍吟則景雲出。”
(2).形容簫笛類管樂器聲音響亮。《初學記》卷二八引 南朝 梁 劉孝先 《詠竹詩》:“誰能製長笛,當為作龍吟。”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三:“笛奏龍吟水,簫鳴鳳下空。” 元 郭鈺 《和袁方茂才秋夜宴集》:“月明湖水龍吟細,雲度 吳 山雁到稀。”
(3).形容聲音深沉或細碎。 宋 陸游 《題庵壁》詩:“風來松度龍吟曲,雨過庭餘鳥跡書。” 明 劉基 《題石末元帥扇上有陳大初畫松》詩:“永夜高風吹萬竅,商聲滿地作龍吟。”《紅樓夢》第二六回:“看那鳳尾森森,龍吟細細。”
(4).形容語聲洪亮。 唐 呂岩 《勉牛生夏侯生》詩:“鶴形兮龜骨,龍吟兮虎顏。”
(5).喻指君主的號令。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起陸之貴,際會如期,虎嘯風生,龍吟雲萃,固非偶然也。”
方澤
即方丘。古代夏至祭地祇的方壇。因為壇設於澤中,故稱。《廣雅·釋天》:“圓丘大壇,祭天也;方澤大折,祭地也。” 王念孫 疏證引《周禮·春官·大司樂》:“夏日至,於澤中之方邱奏之,若樂八變,則地示皆出,可得而禮矣。”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圓丘方澤,所以享天神地祇。” 宋 蘇軾 《郊祀奏議》:“當郊之歲,以夏至祀地祇於方澤。”《六部成語·禮部》:“方澤:地壇之祭,掘地為方池,貯水以祭,謂之方澤。”
大澤。方,通“ 旁 ”。《文選·張衡<歸田賦>》:“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邱。” 張銑 註:“方澤,大澤也。”
虎嘯
(1).虎吼叫。 三國 魏 曹丕 《十五》詩:“雉雊山雞鳴,虎嘯谷風起。” 晉 陸機 《赴洛道中作》詩:“虎嘯深谷底,雞鳴高樹顛。”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2).比喻英傑得時奮起,四方風從,如風虎相感。語本《易·乾》:“雲從龍,風從虎。” 孔穎達 疏:“虎是威猛之獸,風是震動之氣,此亦是同類相感。故虎嘯則谷風生,是風從虎也。” 漢 王褒 《聖主得賢臣頌》:“虎嘯而谷風冽,龍興而致雲氣。” 晉 趙至 《與嵇茂齊書》:“龍睇大野,虎嘯六合。” 唐 李白 《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詩:“ 子房 未虎嘯,破產不為家。”
山丘
(1) 小土山
山丘起伏
(2) 墳墓
張衡名句,歸田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