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君霖六書樓原文
公子開高閣,參差碧漢齊。
書應工倒薤,帙已映燃藜。
翼軫光堪摘,匡廬望不迷。
幾人能載酒,時上白雲梯。
詩詞問答
問:題君霖六書樓的作者是誰?答:佘翔
問:題君霖六書樓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題君霖六書樓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佘翔的名句有哪些?答:佘翔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齊韻
參考注釋
公子
古代稱諸侯的兒子或女兒,後來稱豪門世家的兒子,也用來尊稱別人的兒子
大公子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史記·魏公子列傳》
高閣
(1) 高度較大的閣樓
(2) 用以貯藏存放書、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閣)
參差
(1) 不齊
參差荇菜。——《詩·周南·關睢》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早晚相差
參差了三兩年
(3) 差池;失誤
沒半點兒參差
譯意參差
(4) 馬虎
不敢參差
(5) 關係不融洽
人人不睦,個個參差
碧漢
碧天銀漢的合稱,即天空
起樓侵碧漢,初日照紅妝。——江總《和衡陽殿下高樓看妓》
應工
扮演。 夏衍 《<香羅帕>是一出好喜劇》:“按一九五六年的整理本,劇中主要人物 趙夫人 是由‘正旦’應工的。”
倒薤
一種篆書書體名。《南史·周顒傳》:“ 文惠太子 使 顒 書 玄圃 茅齋壁。國子祭酒 何胤 以倒薤書求就 顒 換之。”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文字》:“ 南齊 蕭子良 撰古文之書五十二種,鵠頭、蚊腳、懸針、垂露、龍爪、仙人、芝英、倒薤、蛇書、蟲書、偃波、飛白之屬,皆狀其體勢而為之名,雖義涉浮淺,亦書家之前流也。” 宋 張表臣 《珊瑚鉤詩話》卷一:“有倒薤者,世傳 務光 辭 湯 之禪,居清泠之陂,植薤而食,清風時至,見葉交偃,像為此書以寫道經。” 清 趙翼 《題百體壽字》詩:“錯刀懸針器什樣,轉蓬倒薤草木姿。”
燃藜
晉 王嘉 《拾遺記·後漢》:“ 劉向 於 成帝 之末,校書 天祿閣 ,專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登閣而進,見 向 暗中獨坐誦書。老父乃吹杖端,煙然,因以見 向 ,説開闢已前。 向 因受《洪範五行》之文,恐辭説繁廣忘之,乃裂裳及紳,以記其言。”後因以“燃藜”指夜讀或勤學。 宋 劉克莊 《燈夕》詩:“蓬窗亦有精勤士,何必燃藜向 石渠 。”
翼軫
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軫宿。古為 楚 之分野。《史記·天官書》:“翼軫, 荊州 。” 晉 左思 《吳都賦》:“婺女寄其曜,翼軫寓其精。” 唐 王勃 《滕王閣序》:“星分翼軫,地接 衡 廬 。” 明 張居正 《宮殿紀》:“昔我 獻皇帝 ,天錫名都,受茲赤社,應翼軫以建基,奠維垣之丕業。”
匡廬
指 江西 的 廬山 。相傳 殷 周 之際有 匡俗 兄弟七人結廬於此,故稱。《後漢書·郡國志四·廬江郡》“ 尋陽 南有 九江 ,東合為 大江 ” 劉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遠 《廬山記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際,隱遯潛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嶺,時謂所止為仙人之廬而命焉。” 唐 白居易 《草堂記》:“ 匡廬 奇秀,甲天下山。” 明 吳國倫 《鄱陽湖》詩:“欲向 匡廬 臥白雲, 宮亭 水色晝氤氳。” 魯迅 《熱風·估<學衡>》:“ 匡廬 峨眉 ,山也,則曰紀游,采硫訪碑,務也,則曰日記。” 林伯渠 《廬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廬山韻》:“ 匡廬 勝境都爭識,流水高山特逞奇。”參見“ 匡俗 ”。
上白
猶精白,極白。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工部·劉晉川司空》:“我輩忝大九卿,月俸例得上白糧,儘可供賓主饔飧。” 許傑 《兩個青年》六:“他們又自告奮勇的去買了一大卷的 德國 上白圖畫紙。”
雲梯
古代攻城的梯子。亦指現消防救火用的長梯
為楚造雲梯。——《墨子·公輸》
為我為雲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