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嵐書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袖嵐書屋原文

書屋蒼山中,奚言屋袖嵐。

譬之人在世,而世心內含。

況復蜃窗里,高下疊崿嵁。

非袖取而何,理談豈佛談。

詩詞問答

問:袖嵐書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袖嵐書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覃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二十六

參考注釋

書屋

供讀書的房子

蒼山

青山。 唐 杜甫 《九成宮》詩:“蒼山入百里,崖斷如杵臼。”

譬之

謂把它比方作。《論語·子張》:“ 子貢 曰:‘譬之宮牆, 賜之 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譬之種樹,久則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葉。” 唐 韓愈 《太學生何蕃傳》:“譬之水,其為澤,不為川乎!川者高,澤者卑。高者流,卑者止。”

在世

活著;存活於世間

老人要是還在世,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

世心

(1).世人之心。 漢 蔡邕 《文范先生陳仲弓銘》:“夫其仁愛溫柔,足以孕育羣生……正身體化,足以陶冶世心。”

(2).塵心;名利之心。 明 文徵明 《金陵客樓》詩:“最是世心忘不得,滿頭塵上説功名。”

內含

(1).內心所具有的;內部包含的。《南史·劉遵傳》:“其孝友淳深,立身貞固,內含玉潤,外表瀾清,言行相符,終始如一。” 端木蕻良 《關山月的藝術》:“猛一看,畫面刻板呆滯,但再一看,就感到它內含的力量異常充沛。”

(2).內容。 郭沫若 《文藝論集·文學的本質》:“純文學的內含分詩、小說、戲劇三種。” 孫犁 《澹定集·萬里和萬卷》:“嘗以為遊記一體,應該具有以下幾種內含:一、有懷古的幽思,二、有臨民的熱情,三、有高尚的寄託,四、有優美的文字。”

(3).猶含蓄。 端木蕻良 《<紅樓夢>隨記》:“他又有內向的一面,而這多半都採取內含的方法,要讀者耐心的去發現。”

況復

亦作“況復”。1.更加;加上。 隋煬帝 《白馬篇》:“本持身許國,況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詩:“干戈況復塵隨眼,鬢髮還應雪滿頭。” 明 梁辰魚 《於虎丘殿階遇張月容》曲:“眼波橫,況復香肩偷憑。”

(2).何況,況且。《陳書·江總傳》:“況復才未半古,屍素若茲。” 唐 馬總 《意林·傅子》:“蜘蛛作羅,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況復人乎?” 唐 劉駕 《寄遠》詩:“得書喜猶甚,況復見君時。”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詩》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視,況復不相識。”

蜃窗

大蛤殼磨薄後鑲嵌以透明的窗子。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韓樾子》:“閨中位置,精奇雅潔,又為改觀。几案皆檀楠,爐瓶悉金玉,北設鈿榻,南列蜃窗,東壁懸古畫,西壁懸合歡圖也。”

高下

指高低、優劣(用於比較雙方的水平)

兩個人的技術不分高下

而何

(1).猶如何。怎樣。《左傳·昭公四年》:“ 牛 謂 叔孫 :‘見 仲 而何?’” 杜預 註:“而何,如何。”

(2).猶如何。怎么。《左傳·襄公二十二年》:“謂我敝邑,邇在 晉國 ,譬諸草木,吾臭味也,而何敢差池?”《孟子·盡心下》:“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漢 王充 《論衡·順鼓》:“久雨湛水溢,誰致之者……擊鼓攻社,而何救止?”

詩詞推薦

袖嵐書屋原文_袖嵐書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