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厭夜飲平陽第

柳永金蕉葉(大石調)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柳永的《金蕉葉(大石調)》

全文:
厭厭夜飲平陽第
添銀燭、旋呼佳麗。
巧笑難禁,艷歌無間聲相繼。
準擬幕天席地。
金蕉葉泛金波齊,未更闌、已盡狂醉。
就中有個風流,暗向燈光底,惱遍兩行珠翠。

柳永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厭厭

整齊茂盛貌;秀美貌。《詩·周頌·載芟》:“厭厭其苗,緜緜其麃。” 鄭玄 箋:“厭厭其苗,眾齊等也。”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二折:“趁著這厭厭露華,對著這澄澄月下,驚的那呀呀呀寒鴈起平沙。” 清 金農 《秋雨坐槐樹下書懷》詩:“階前老槐十圍大,碧羅張繖高厭厭。”

(1).安靜;安逸。《詩·秦風·小戎》:“厭厭良人,秩秩德音。” 毛 傳:“厭厭,安靜也。” 晉 陶潛 《詠二疏》詩:“厭厭閭里歡,所營非近務。” 逯欽立 校註:“厭厭,安逸貌。” 元 侯克中 《醉花陰》套曲:“涼夜厭厭露華冷,天淡淡銀河耿耿。” 清 金人瑞 《宴胡侍御書堂》詩:“厭厭畢今夜,僕馬汝先歸。”

(2).微弱貌;精神不振貌。《漢書·李尋傳》:“列星皆失色,厭厭如滅。” 晉 陶潛 《和郭主簿》詩之二:“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曹蜍 李志 雖見在,厭厭如九泉下人。”《明史·方獻夫傳》:“雖執大政,氣厭厭不振。”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女官則厭厭無生意,略無動作。”

(3).形容病態。 唐 韓偓 《春盡曰》詩:“把酒送春惆悵在,年年三月病厭厭。” 宋 歐陽修 《送張屯田歸洛歌》:“季秋九月予喪婦,十月厭厭成病軀。” 元 白樸 《東牆記》第一折:“早是這兩日茶飯不進,厭厭瘦削。” 歐陽予倩 《桃花扇》第七幕:“她頭上扎著一條手巾,身上披著一件斗篷,厭厭病容,弱不禁風的樣子。”

(4).懶倦;無聊。 宋 柳永 《定風波》詞:“暖酥消,膩雲嚲,終日厭厭倦梳裹。” 元 李致遠 《新水令·離別》套曲:“黯黯愁成陣,厭厭日勝年。”

(5).綿長貌。 南唐 馮延巳 《長相思》詞:“紅滿枝,緑滿枝,宿雨厭厭睡起遲。” 宋 蘇軾 《次韻子由種杉竹》:“吏散庭空雀噪簷,閉門獨宿夜厭厭。” 宋 張孝祥 《菩薩蠻》詞:“不語恨厭厭,何人思故園。” 清 納蘭性德 《生查子》詞:“判得最長宵,數盡厭厭雨。” 清 洪昇 《長生殿·聞樂》:“聽徹清音意厭厭,數琳瑯琬琰。” 聞一多 《紅豆》詩十一:“相思枕上的長夜,怎樣的厭厭難盡啊!”

平陽

〈方〉∶指平地

虎落平陽被犬欺

柳永名句,金蕉葉(大石調)名句

詩詞推薦

  • 花褐裘

    王建唐代〕對織芭蕉雪毳新,長縫雙袖窄裁身。到頭須向邊城著,消殺秋風稱獵塵。
  • 題歸雲庵壁

    釋淨端宋代〕老來林下養閒軀,茅屋清虛蚊蚋無。一徑松虱何處起,入松穿竹兩三株。
  • 和毛秀才江墅幽居好十首

    穆修宋代〕江墅幽居好,柴關帶竹籬。田頭餉耕後,樹里灌園時。鄰靜鳴秋織,樵閒對野棋。抵巇非我事,大笑引蘇錐。
  • 孟津詩

    曹丕魏晉〕良辰啟初節。高會構歡娛。通天拂景雲。俯臨四達衢。羽爵浮象樽。珍膳盈豆區。清歌發妙曲。樂正奏笙竽。曜靈
  • 春晚·其一

    釋道潛宋代〕疊穎叢條翠欲流,午陰濃處聽鳴鳩。兒童賭罷榆錢去,狼藉春風漫不收。
  • 詠投壺

    乾隆清代〕文士風流非所慕,先王製作至今存。詩歌狸首樂惟雅,酒奠豐觴語戒喧。賓主雍容歡既洽,降升揖讓節堪論。哨壺
  • 晚荷

    項安世宋代〕僛僛翠袖舞寒塘,無復當時婉婉妝。盪子游娃俱不到,倚風搖月自生香。
  • 三山磯

    陳造宋代〕江頭數群山,駢蹤各崢嶸。茲山挺秀出,乃以三山名。三山戟拔立,離合煙雲橫。巨麓截水出,石轉為微行。倒影
  • 性地頌

    張伯端宋代〕如來妙體遍河沙,萬象森羅無障遮。會得圓通真法眼,始知三界是吾家。
    厭厭夜飲平陽第 詩詞名句
  • 清江引·競功名有如車下坡

    貫雲石元代〕競功名有如車下坡,驚險誰參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殘禍。爭如我避風波走在安樂窩!
    厭厭夜飲平陽第 詩詞名句
厭厭夜飲平陽第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