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蒼蒼落日曛,竹竿褭褭細泉分

杜甫示獠奴阿段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杜甫的《示獠奴阿段》

全文:
山木蒼蒼落日曛,竹竿褭褭細泉分
郡人入夜爭餘瀝,豎子尋源獨不聞。
病渴三更回白首,傳聲一注濕青雲。
曾驚陶侃胡奴異,怪爾常穿虎豹群。

杜甫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山木

(1).山中的樹木。《左傳·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魚鹽蜃蛤,弗加於海。” 南朝 宋 謝靈運 《過瞿溪山僧》詩:“鑽燧斷山木,掩岸墐萬戶。” 唐 白居易 《自題小草亭》詩:“土階全壘塊,山木半留皮。”

(2).古歌名。《文選·江淹<恨賦>》:“若乃 趙王 既虜,遷於房陵。” 李善 注引《淮南子》:“ 趙王 遷流 房陵 ,思故鄉,作《山木》之嘔,聞者莫不隕涕。” 清 錢謙益 《<梅村先生詩集>序》:“夫所謂不學而能者,《三侯》、《垓下》、《滄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稱心而衝口者是也。”參閱 清 王念孫 《讀書雜誌·淮南內篇二十》。

蒼蒼

(1) 灰白色的

兩鬢蒼蒼十指黑

(2) 無邊無際、空闊遼遠的

天蒼蒼,地茫茫

(3) 茂盛,眾多的樣子

蒹葭蒼蒼。——《詩·秦風·蒹葭》

落日

夕陽

竹竿

(1).砍下來的削去枝葉的竹子。《詩·衛風·竹竿》:“籊籊竹竿,以釣於 淇 。”《後漢書·方術傳下·左慈》:“﹝ 慈 ﹞因求銅盤貯水,以竹竿餌釣於盤中,須臾引一鱸魚出。” 唐 孟浩然 《峴潭作》詩:“試垂竹竿釣,果得查頭鯿。”《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三回:“那幾個人卻是對著我走來,一個提著半明不滅的燈籠,那兩個每人摃著一根七八尺長的竹竿子。” 沉從文 《邊城》一:“渡船頭豎了一根小小竹竿,掛著一個可以活動的鐵環。”

(2).竹子的主幹。 唐 元稹 《種竹》詩:“昔公憐我直,比之秋竹竿。” 清 金人瑞 《對雪》詩:“壓倒竹竿終勁直,憐斯鳥雀盡徬徨。”

(3).指竹子。 元 耶律楚材 《西域和王君玉詩》之六:“奔走紅塵積有年,深思雪澗竹竿千。” 章炳麟 《董逃歌》:“ 秦 帝不蹈海,歸蒔千竹竿。”

褭褭

亦作“裊裊”。1.搖曳不定貌。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平原侯植》:“平衢修且直,白楊信裊裊。”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新進士宴杏園》:“玉鞭裊裊,如龍驕騎。” 黃節 《春夜與菑叟過小素梅閣聽曲》詩:“褭褭春幡原曩見,深深簾燭又宵來。”

(2).纖長柔美貌。 南朝 梁 王台卿 《陌上桑》詩之四:“鬱鬱陌上桑,裊裊機頭絲。” 唐 儲光羲 《薔薇》詩:“褭褭長數尋,青青不作林。” 明 陸采 《明珠記·由房》:“誤入 桃源洞 里,見香香深處,裊裊仙姿,嬌羞終是女孩兒。” 艾蕪 《鞍鋼啊,我回來了》:“街燈燦然,垂柳裊裊,高樓櫛比,馬路廣闊。”

(3).形容聲音婉轉悠揚。 唐 杜甫 《猿》詩:“裊裊啼虛壁,蕭蕭掛冷枝。” 唐 許渾 《宿開元寺樓》詩:“誰家歌褭褭,孤枕在西樓。” 明 葉小鸞 《艷體連珠·唇》:“裊裊餘歌,動清聲而紅綻。” 袁鷹 《紅星永不隕落》:“在這中間,最能觸動心靈深處的琴弦,並且立即餘音裊裊、引起了一長串記憶的,就是十月革命烈火中一直閃閃發光的那顆紅星。”

(4).繚繞;纏繞。 南朝 陳 徐伯陽 《日出東南隅行》:“圜籠裊裊掛青絲,鐵鉤冉冉勝丹桂。” 宋 蘇軾 《青牛嶺高絕處有小寺人跡罕到》詩:“暮歸走馬 沙河塘 ,爐煙裊裊十里香。” 清 袁於令 《西樓記·疑謎》:“早是一股髮兒裊裊的好似烏雲也。” 郭沫若 《瓶》詩之二九:“幸好有裊裊的余香,到如今還未盡消。”

(5).微風吹拂貌。 南朝 宋 鮑照 《采菱歌》之四:“褭褭風出浦,容容日向山。” 唐 曹唐 《漢武帝於宮中宴西王母》詩:“秋風褭褭月朗朗,玉女清歌一夜闌。” 宋 陸游 《舟中對月》詩:“江空裊裊釣絲風,人靜翩翩葛巾影。”

杜甫名句,示獠奴阿段名句

詩詞推薦

山木蒼蒼落日曛,竹竿褭褭細泉分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