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再用前韻》
全文:
朱顏發過如春醅,胸中梨棗初未栽。
丹砂未易掃白髮,赤松卻欲參黃梅。
寒溪本自遠公社,白蓮翠竹依崔嵬。
當時石泉照金像,神光夜發如五台。
飲泉鑒面得真意,坐視萬物皆浮埃。
欲收暮景返田裡,遠溯江水窮離堆。
還朝豈獨羞老病,自嘆才盡傾空罍。
諸公渠渠若夏屋,吞吐風月清隅隈。
我如廢井久不食,古甃缺落生陰苔。
數詩往復相感發,汲新除舊寒光開。
遙知二月春江闊,雪浪倒捲雲峰摧。
石中無聲水亦靜,云何解轉空山雷。
欲就諸公評此語,要識憂喜何從來。
願求南宗一勺水,往與屈賈湔余哀。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暮景
(1) 傍晚的景色
(2) 比喻人晚年時的景況
田裡
(1).田地和廬舍。《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劑致甿,以田裡安甿。” 賈公彥 疏:“以田裡安甿者,田則為百畮之田,里則五畮之宅。民得業則安,故云安甿也。”《孟子·盡心上》:“所謂 西伯 善養老者,制其田裡,教之樹畜,導其妻子,使養其老。” 隋 王通 《中說·立命》:“古者聖王在上,田裡相距,雞犬相聞,人至老死不相往來,蓋自足也。”
(2).特指卿大夫的封地和住宅。《左傳·襄公三十年》:“ 豐卷 奔 晉 。 子產 請其田裡,三年而復之,反其田裡及其入焉。”《孟子·離婁下》:“去三年不反,然後收其田裡。” 趙岐 註:“田,業也;里,居也。”
(3).指故鄉。《史記·汲鄭列傳》:“ 黯 恥為令,病歸田裡。” 唐 韋應物 《寄李儋元錫》詩:“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 宋 岳飛 《奏乞出師札子》:“使宗廟再安,萬姓同歡……臣之志願畢矣,然後乞身歸田裡,此臣夙夜所自許者。”《醒世恆言·三孝廉讓產立高名》:“弟兄相約,各將印綬納還,奔回田裡,日奉其兄為山水之游,盡老百年而終。”
(4).泛指鄉間,民間。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如此諸賢,故為上品,以外率多田裡間人,音辭鄙陋,風操蚩拙。” 宋 曾鞏 《廣德軍重修鼓角樓記》:“自是以來,田裡辨爭,歲時稅調,始不勤遠。” 明 高啟 《審游贈陸彥達》:“僻居田裡,無相與薰炙,以成其道。” 鄭觀應 《盛世危言·水師》:“其陸軍則仿 德國 募民為兵,訓練三年,令歸田裡,一旦有事,招之入伍。”
(5).鄉民,百姓。 宋 沉作喆 《寓簡》卷六:“比之事鞭箠以急稅賦,擾田裡以督期會,則大異矣。” 清 龔自珍 《明良論一》:“遠方之士,未嘗到京師,擔笈數千里而至,樂瞻士大夫之氣象丰采,以歸語田裡。” 陳衍 《元詩紀事·江西福建怨謠》:“不體聖天子撫綏元元之意,鷹揚虎噬,雷厲風飛,聲色以淫吾中,賄賂以緘吾口,閭閻失望,田裡寒心。”
江水
即 長江 。《淮南子·墬形訓》:“何謂六水?曰 河水 、 赤水 、 遼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高誘 註:“ 江水 出 岷山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 岷山 ,即 瀆山 也,水曰 瀆水 矣。又謂之 汶 。 阜山 在徼外, 江水 所導也。” 唐 韓愈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詩:“ 盆城 去 鄂渚 ,風便一日耳。不枉故人書,無因帆 江水 。”
離堆
(1).亦作“ 離碓 ”。古地名。在 四川省 都江堰市 境內 都江堰 。《史記·河渠書》:“ 蜀 守 冰 鑿 離碓 ,辟 沫水 之害,穿二江 成都 之中。” 裴駰 集解引 晉灼 曰:“﹝碓﹞古‘堆’字也。” 宋 范成大 《懷古亭》詩題註:“ 懷古亭 在 永康 離堆 之上。 離堆 分 岷江 水,一派溉 彭 蜀 ,而支流道 郫縣 以入於 府江 。”
(2).山名。在今 四川省 南部縣 東南。 唐 顏真卿 《鮮于氏離堆記》:“ 閬州 之東百餘里,有縣曰 新政 。 新政 之南數千步,有山曰 離堆 。斗入 嘉陵江 ,直上數百尺,形勢縮矗,欹壁峻肅,上崢嶸而下逥洑,不與眾山相屬,是之謂 離堆 。”
蘇軾名句,再用前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