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詠六經·其二·書》
全文:
二帝三皇治俱在,克明無逸訓堪聽。
寄言萬世為君者,一部應當作本經。
參考注釋
二帝
(1).指 唐堯 與 虞舜 。《書·大禹謨》“文命敷於四海,祗承於帝” 唐 孔穎達 疏:“此 禹 能以文德教命布陳於四海,又能敬承 堯 舜 ,外布四海,內承二帝,言其道周備。” 宋 范仲淹 《明堂賦》:“暨二帝之述焉,合五府而祭矣。” 明 袁宏道 《志別種山閣作》詩:“作用笑三家,功德卑二帝。”
(2).指 晉懷帝 與 晉愍帝 。《文選·乾寶<晉紀總論>》:“二帝失尊,山陵無所。” 呂向 註:“二帝謂 愍 懷 。 懷帝 為 劉曜 所虜, 愍帝 為 劉粲 所虜。”
(3).指 宋徽宗 與 宋欽宗 。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紹興三十一年十月》:“八陵廢祀,可勝抔土之悲;二帝蒙塵,莫贖終天之痛。”
三皇
中國傳說中的古代三個帝王。通常指燧人伏羲、神農或者天*皇、地皇、人皇
克明
(1).《書·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 孔 傳:“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以睦高祖玄孫之親。”克明,能明。後亦用作歇後語,謂任用賢能之士。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克明之旨弗遠,欽若之義復還。”
(2).能察是非。《詩·大雅·皇矣》:“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 鄭玄 箋:“照臨四方曰明。” 朱熹 集傳:“克明,能察是非也。” 晉 陸機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篤生我後,克明克秀。”
(3).謂能盡君道。《書·伊訓》:“居上克明,為下克忠。” 蔡沉 集傳:“居上克明,言能盡臨下之道。”
無逸
(1).不貪圖安樂。《書·無逸》:“嗚呼,君子所其無逸。”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盧諶‘感交’》:“自顧非杞梓,勉力在無逸。” 章炳麟 《訄書·原變》:“以是為憂,故‘無逸’之説興,而‘合羣明分’之義立矣。”
(2).《書》的篇名。《書·無逸序》:“ 周公 作《無逸》。” 孔 傳:“中人之性好逸豫,故戒以《無逸》。” 明 李東陽 《元日早朝》詩:“擬將《無逸》陳 周 戒,咫尺君門奈遠何?” 羅惇曧 《文學源流·周秦諸子總論》:“至於《無逸》開奏議之先,《金縢》啟哀冊之體。”
乾隆名句,詠六經·其二·書名句
名句推薦
當時原作一生拚,尊前今日歡難盡
沈祖棻《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