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七才詠題韓滉畫卷七首·其一·宋之問》
全文:
綵樓選句日,翩翩美少年。
那知驢背上,須髯領七賢。
世代*考莫窮,姓名忽已傳。
足稱忘年交,堪比登仙船。
參考注釋
須髯
絡腮鬍子。《漢書·高帝紀上》:“ 高祖 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顏師古 註:“在頤曰須,在頰曰髯。”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其人種類甚眾,其須髯拳如毛,而緇黃淺深不一。”
鬍鬚。《三國志·魏志·蘇則傳》:“ 則 謂為見問,鬚髯悉張,欲正論以對。” 明 方孝孺 《黃氏三壽圖贊》:“今年至其家,三老人者出迎,鬚髯頒白,冠裳如畫。” 郭沫若 《西湖紀游·雷峰塔下》:“他那斑白的須髯,他那筋脈隆起的金手。”
七賢
(1).指 魏 晉 時 嵇康 、 阮籍 、 山濤 、 向秀 、 劉伶 、 阮鹹 、 王戎 七個名士。《晉書·嵇康傳》:“所與神交者,惟 陳留 阮籍 , 河內 山濤 ,豫其流者, 河內 向秀 , 沛國 劉伶 , 籍 兄子 鹹 , 琅邪 王戎 ,遂為竹林之遊,世所謂竹林七賢也。” 唐 皇甫湜 《醉賦》:“沉湎於酒,有 晉 之七賢。” 元 沉禧 《南呂一枝花·七月六日為施以和壽作》套曲:“七賢林下客,九老會中儔。”
(2).指 東漢 袁秘 、 封觀 、 陳端 、 范仲禮 、 劉偉德 、 丁子嗣 、 張仲然 七人。《後漢書·袁閎傳》:“ 黃巾 起, 秘 從太守 趙謙 擊之,軍敗, 秘 與功曹 封 觀 等七人以身扞刃,皆死於陳, 謙 以得免。詔 秘 等門閭號曰‘七賢’。”
(3).佛教指調心順道的七個階次或七賢人。《仁王經·序品》:“復有十億七賢居士,德行具足。” 吉藏 疏:“七賢有二義。一依小乘者: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四、煖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此等調心順道,故名為賢。二依大乘:一初發心人;二名有相行人;三名無相行人;四名方便行;五名習種性;六性種性;七道種性。此七在地前調心順道,名為七賢。” 前蜀 貫休 《聞大願和尚順世》詩之三:“師稟盡名卿,孤峰老稱情。若游三點外,爭把七賢平。”
(4).泛指七位賢人。 明 孫仁孺 《東郭記·與之大夫》:“進公家,不終朝七賢並拔,較吾兄應是沒爭差。”
乾隆名句,七才詠題韓滉畫卷七首·其一·宋之問名句
名句推薦
晚春盤馬踏青苔,曾傍綠陰深駐。
晏幾道《御街行·街南綠樹春饒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