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驢背上,須髯領七賢

乾隆七才詠題韓滉畫卷七首·其一·宋之問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七才詠題韓滉畫卷七首·其一·宋之問》

全文:
綵樓選句日,翩翩美少年。
那知驢背上,須髯領七賢
世代*考莫窮,姓名忽已傳。
足稱忘年交,堪比登仙船。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須髯

絡腮鬍子。《漢書·高帝紀上》:“ 高祖 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顏師古 註:“在頤曰須,在頰曰髯。”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其人種類甚眾,其須髯拳如毛,而緇黃淺深不一。”

鬍鬚。《三國志·魏志·蘇則傳》:“ 則 謂為見問,鬚髯悉張,欲正論以對。” 明 方孝孺 《黃氏三壽圖贊》:“今年至其家,三老人者出迎,鬚髯頒白,冠裳如畫。” 郭沫若 《西湖紀游·雷峰塔下》:“他那斑白的須髯,他那筋脈隆起的金手。”

七賢

(1).指 魏 晉 時 嵇康 、 阮籍 、 山濤 、 向秀 、 劉伶 、 阮鹹 、 王戎 七個名士。《晉書·嵇康傳》:“所與神交者,惟 陳留 阮籍 , 河內 山濤 ,豫其流者, 河內 向秀 , 沛國 劉伶 , 籍 兄子 鹹 , 琅邪 王戎 ,遂為竹林之遊,世所謂竹林七賢也。” 唐 皇甫湜 《醉賦》:“沉湎於酒,有 晉 之七賢。” 元 沉禧 《南呂一枝花·七月六日為施以和壽作》套曲:“七賢林下客,九老會中儔。”

(2).指 東漢 袁秘 、 封觀 、 陳端 、 范仲禮 、 劉偉德 、 丁子嗣 、 張仲然 七人。《後漢書·袁閎傳》:“ 黃巾 起, 秘 從太守 趙謙 擊之,軍敗, 秘 與功曹 封 觀 等七人以身扞刃,皆死於陳, 謙 以得免。詔 秘 等門閭號曰‘七賢’。”

(3).佛教指調心順道的七個階次或七賢人。《仁王經·序品》:“復有十億七賢居士,德行具足。” 吉藏 疏:“七賢有二義。一依小乘者: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四、煖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此等調心順道,故名為賢。二依大乘:一初發心人;二名有相行人;三名無相行人;四名方便行;五名習種性;六性種性;七道種性。此七在地前調心順道,名為七賢。” 前蜀 貫休 《聞大願和尚順世》詩之三:“師稟盡名卿,孤峰老稱情。若游三點外,爭把七賢平。”

(4).泛指七位賢人。 明 孫仁孺 《東郭記·與之大夫》:“進公家,不終朝七賢並拔,較吾兄應是沒爭差。”

乾隆名句,七才詠題韓滉畫卷七首·其一·宋之問名句

詩詞推薦

  • 清襟樓有懷

    乾隆清代〕是處奚數典,聖因實綜繪。孤山昔行宮,建置略肖概。相傳澹人創,清麗斯為最。往來於胸中,搆此如彼對。雖然
  • 偈三首·其一

    釋懷深宋代〕憶昔去年春,正當此時節。雙拳打破太虛空,無限家風渾漏泄。人中獅子喪全成,月里麒麟斗角折。斗角折,金剛
  • 木香花

    董嗣杲宋代〕斗雪輕微吐粉蕤,同開結約是酴醾。玉英遞韻埋深葉,檀蕊分姿裊別枝。無力可延春色住,有方曾著藥名遺。花空
  • 次韻王勉夫晚春

    陳造宋代〕送春無酒未須嗟,卻有新茶試大家。便愜輕涼生小扇,獨憐撲蔌下薦花。霜膚解籜初嘗筍,怒癭因誰擬問蛙。嘉樹
  • 到馬塍哭堯章

    蘇泂宋代〕兒年十七未更事,曷日文章能世家。賴是小紅渠已嫁,不然啼碎馬塍花。
  • 爛柯山二首

    釋懷古宋代〕王質爛柯事,傳聞不在疑。百年容易客,一局等間棋。此著有誰見,無言祇自知。石橋南畔路,依舊日斜暉。
    那知驢背上,須髯領七賢 詩詞名句
  • 霞芬室

    乾隆清代〕蘭麝縱宜薰,微嫌有火氣。爛如一湖霞,其芬實佳致。纈成淡遠色,噴出清淨味。目視與鼻嗅,洒然無所系。君子
  • 悲秋

    陸游宋代〕形骸枯槁病侵陵,少睡長飢一老僧。霜夜羈愁更無賴,莫收書策且留燈。
    那知驢背上,須髯領七賢 詩詞名句
  • 與莫同年雨中飲湖上

    蘇軾宋代〕到處相逢是偶然,夢中相對各華顛。還來一醉西湖雨,不見跳珠十五年。
    那知驢背上,須髯領七賢 詩詞名句
  • 二月五日折梅時經雨梅謝矣

    張耒宋代〕江雲霮{上雨下對}未全開,東嶺微芒日色來。獨犯輕寒踏春曉,殷勤更折雨中梅。
那知驢背上,須髯領七賢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