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御賜書經傳說彙纂恭紀二十二韻》
全文:
帝治布寰瀛,天心佑永清。
奉三宏建極,得一允居貞。
禮樂觀明備,詩書悅性情。
石渠掄碩彥,天祿聚群英。
謂是典謨語,由來齊治程。
先朝曾纂輯,今日重脩明。
諸子收精粹,群言費品評。
孔門傳伏氏,漢代著康成。
自合抽絲細,非如聚訟爭。
紫陽經校定,仲默幾研精。
多士承明命,儒臣殫悃誠。
午窗几上列,乙夜案頭橫。
幾歲青藜照,逾時全壁呈。
奎文光有蔚,聖語奧難名。
非僅筌蹄得,將俾天地平。
惠民符保赤,卜相法調羔。
佑起明良盛,栽培宅俊宏。
千秋傳治典,萬國仰躬行。
喜荷縹緗賜,恩叨雨露榮。
臚陳明國是,往復繹歌𢋫。
識淺難窺秘,心虔等捧盈。
從知文治化,海宇慶同聲。
參考注釋
筌蹄
(1).亦作“ 筌蹏 ”。《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一本作“ 筌 ”,捕魚竹器;蹄,捕兔網。後以“筌蹄”比喻達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書序》 唐 孔穎達 疏:“故《易》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是言者意之筌蹄,書言相生者也。” 清 姚鼐 《夜讀》詩:“顧思文載道,筌蹏徒寄耳。” 清 龔自珍 《對策》:“之人也,少壯之心力,早耗於祿利之筌蹏,其仕也,餘力及之而已,浮沉取容,求循資序而已。” 蔡元培 《告北大學生暨全國學生書》:“社會上感於諸君喚醒之力,不能為筌蹄之忘,於是開會發電,無在不願與諸君為連帶之關係,此人情之常,無可非難。”
(2). 南朝 士大夫貴族講經說法時手執的麈尾之類。《南史·賊臣傳·侯景》:“上索筌蹄,曰:‘我為公講。’”《南史·賊臣傳·侯景》:“自篡立後,時著白紗帽,而尚披青袍,頭插象牙梳,牀上常設胡牀及筌蹄。”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乾隆名句,御賜書經傳說彙纂恭紀二十二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