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寔巨浸,高堰為障蔽

乾隆閱高堰壩示河臣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閱高堰壩示河臣》

全文:
建堤以衛民,民安賴堤利。
設仍民受災,堤存亦何濟。
洪湖寔巨浸,高堰為障蔽
猶虞盛漲時,莫禦汪洋勢。
三壩建尾閭,節宣原有制。
何人倡邪說,強與安名字。
雲開天然壩,每歲成故事。
吸川所不恤,澇田所不計。
惟保石堤固,河臣能事畢。
以此雲稱職,夫誰不能逮。
高斌覺此非,力排向浮議。
戒以鄰為壑,下河實受惠。
但尚虞意外,添壩請予示。
予謂三已多,況五可輕試。
是與開天然,實同名略異。
因與定恆規,率視昨歲例。
仍舊貫者三,更新為者二。
三猶漲不減,許可及次第。
下河數縣民,庶免饑溺累。
昨過清江浦,名宦堤旁祀。
皆昔保堤人,對民能弗愧。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洪湖

中國湖北省南部的大湖,面積 437 平方公里

巨浸

(1).大水。指大河流。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詩:“ 鬲津 開巨浸,稽阜鎮名都。” 唐 衛次公 《渭水貫都賦》:“原夫 渭 者 雍 之巨浸,都者人之所聚。” 宋 陳善 《捫虱新話·論孟子之書有巧妙處》:“吾謂此一章似 長江 巨浸,瀰漫無際,而渾浩迴轉,不可名狀。” 清 黃景仁 《望泗州舊城》詩:“ 泗 淮 合處流湯湯,作此巨浸如天長。”

(2).大水。指大海。 唐 許彬 《府試萊城晴日望三山》詩:“不易識 蓬瀛 ,憑高望有程。盤根出巨浸,遠色到孤城。” 宋 范仲淹 《上呂相公並呈中丞諮目》:“﹝ 太湖 ﹞雖北壓 揚子江 而東抵巨浸,河渠至多,堙塞已久,莫能分其勢矣。” 孫中山 《建國方略·行易知難》第四章:“倘無羅經以定方向,則汪洋巨浸,水天一色,四顧無涯,誰敢冒險遠離海岸,深蹈迷途,而赴不可知之地哉?”

(3).大水。指洪水。 宋 陸游 《讀夏書》詩:“巨浸稽天日沸騰,九州人死若丘陵。” 宋 葉適 《故知廣州薛公墓志銘》:“嗚呼!巨浸、大疫,殺*人成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七·<授經圖>》:“此書舊無刊本, 大梁 水後, 西亭 藏書數萬卷皆付巨浸。”

(4).大水。指大湖澤。《宋史·食貨志上一》:“ 太湖 者,數州之巨浸,而獨洩以 松江 之一川,宜其勢有所不逮。”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其山滙於巨浸中,是名 西湖 。”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祥異·蟾蜍》:“ 嘉慶 己卯八月, 河 決, 開封 蘭陽 一帶皆成巨浸。”

障蔽

遮擋;遮蔽

乾隆名句,閱高堰壩示河臣名句

詩詞推薦

洪湖寔巨浸,高堰為障蔽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