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何封君

作者:余繼登 朝代:明代

壽何封君原文

罷郡歸來二十年,采芝斸藥老林泉。

斑衣亦是山中相,野服真成河上仙。

馴鶴時看陪杖履,冥鴻久已破雲煙。

嵩峰尚有王喬在,明月應來證太玄。

詩詞問答

問:壽何封君的作者是誰?答:余繼登
問:壽何封君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壽何封君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參考注釋

歸來

返回原來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宋· 張俞《蠶婦》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唐· 杜甫《兵車行》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采芝

秦 末有四皓 東園公 、 甪里先生 、 綺里季 、 夏黃公 見 秦 政苛虐,乃隱於 商雒 ,曾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飢。 唐 虞 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高貴之畏人,不及貧賤之肆志。”見《史記·留侯世家》、 晉 皇甫謐 《高士傳·四皓》。後因以“採芝”指遁隱。名其歌為《採芝操》或《四皓歌》,亦省稱《採芝》。見《樂府詩集·琴曲歌辭二·<採芝操>序》引《琴集》及 南朝 陳智匠 《古今樂錄》。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二十:“去去行採芝,勿為塵所欺。” 宋 陸游 《對酒》詩:“寄謝採芝翁,無為老青壁。” 明 萬壽祺 《入沛宮》詩:“我亦遠隨 黃 綺 去, 東山 重唱《採芝》歌。” 清 秋瑾 《題<松鶴圖>》詩之二:“勛名浪説 凌煙閣 ,爭是 商山 歌《採芝》。”

謂摘采芝草。古以芝草為神草,服之長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隱居。 漢 張衡 《思玄賦》:“留 瀛洲 而采芝兮,聊且以乎長生。”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十:“已矣行采芝,萬世同一時。” 清 翁照 《送歸愚沉少宗伯予告歸里》詩之二:“弭櫂 香水 溪,采芝 硯山 麓。”參見“ 採芝 ”。

林泉

(1).山林與泉石。《梁書·處士傳·庾詵》:“經史百家無不該綜,緯候書射,棊筭機巧,並一時之絶。而性記夷簡,特愛林泉。”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此箇閤兒雖小,其間趣不讓林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許渾》:“ 渾 樂林泉,亦慷慨悲歌之士,登高懷古,已見壯心。”

(2).指隱居之地。 唐 駱賓王 《上兗州張司馬啟》:“雖則放曠林泉,頗得閒居之趣。”《舊唐書·隱逸傳·崔覲》:“為儒不樂仕進,以耕稼為業……夫婦林泉相對,以嘯詠自娛。”《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我自今以後,縱然終老林泉,便算榮逾台閣。”

斑衣

(1). 漢 代虎賁騎士著的虎紋單衣。《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被豳文,跨野馬” 裴駰 集解引 晉 郭璞 曰:“著斑衣”。 司馬貞 索隱引 文穎 曰:“著斑文之衣。《輿服志》雲‘虎賁騎被虎文單衣’,單衣即此斑文也。”

(2).彩衣。亦指服彩衣。《南史·張裕傳》:“﹝ 張嵊 ﹞少敦孝行,年三十餘,猶斑衣受 稷 ( 張稷 )杖。” 宋 張元乾 《滿庭芳》詞:“滿泛椒觴獻壽,斑衣侍,雲母分屏。”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錦衣舞處更籌晚,更舞斑衣歡笑好,靖忠猷,佐聖朝。” 清 顧炎武 《與李湘北書》:“俾得歸供菽水,入侍刀圭。則此一日之斑衣,即終身之結草矣。”參見“ 斑衣戲彩 ”。

山中相

同“ 山中宰相 ”。 宋 林逋 《深居雜興》詩之六:“幽人不作山中相,且擁圖書看白雲。” 元 馬致遠 《清江引·野興》曲:“會作山中相,不管人間事,爭甚么半張名利紙。”

野服

村野平民服裝。《禮記·郊特牲》:“大羅氏,天子之掌鳥獸者也,諸侯貢屬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 孔穎達 疏:“尊野服也者,草笠是野人之服。今歲終功成,是由野人而得,故重其事而尊其服。”《晉書·隱逸傳·張忠》:“ 堅 ( 苻堅 )賜以冠衣。辭曰:‘年朽髮落,不堪衣冠,請以野服入覲。’從之。”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脫靴返棹二圖贊》:“幅巾兮野服,貌腴兮神肅。” 清 屠文漪 《南歌子》詞:“先生野服出尋詩,正是菊花天氣好秋時。”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上》:“臺笠野服,不可施於都人。”

真成

(1).真是;實是。 唐 李白 《述德兼陳情上哥舒大夫》詩:“ 衛青 謾作大將軍, 白起 真成一竪子。” 唐 張鷟 《遊仙窟》:“真成物外奇稀物,實是人間斷絶人。”

(2).真箇;的確。 南朝 梁簡文帝 《和人以妾換馬》詩:“真成恨不已,願得路傍兒。” 唐 韓愈 《過鴻溝》詩:“誰勸君王回馬首,真成一擲賭乾坤。” 宋 陸游 《正月二十八日大雪過若耶溪至雲門山中》詩:“山中看雪醉騎驢,清賞真成十載無。”

河上

(1). 黃河 邊。《詩·鄭風·清人》:“二矛重英, 河 上乎翱翔。”《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秦 攻 韓 汾陘 ,拔之,因城 河 上 廣武 。” 司馬貞 索隱引 劉氏 云:“此 河 上蓋近 河 之地,本屬 韓 ,今 秦 得而城。”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徐端》:“﹝ 陳鳳翔 ﹞後以妄放瀦水故,為 張制府 百齡 所劾,上命立枷 河 上,聞者快之。”

(2).即 河上公 。《文選·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物色 關 下,委裘 河上 。” 李善 注引《神仙傳》“ 河上公 ,莫知其姓名也,嘗讀 老子 《道德經》, 漢 孝文帝 駕從而詣之。”參見“ 河上公 ”。

杖履

(1).老者所用的手杖和鞋子。 唐 李商隱 《為山南薛從事謝辟啟》:“方思捧持杖履,廁列生徒;豈望便上仙舟,遽塵蓮府。” 清 錢謙益 《祭都御史曹公文》:“儼觚稜之在望,撰杖履其奚從?”

(2).對老者、尊者的敬稱。 宋 蘇軾 《夜坐與邁聯句》:“樂哉今夕游,復此陪杖履。” 明 張煌言 《祭建國公鄭羽長鴻逵文》:“千里片鴻,經年尺鯉,北顧旌旗,南詢杖履。” 清 姚鼐 《復曹雲路書》:“賢從子謂杖履秋冬或來郡,然則不盡之意可面陳。”

(3).謂拄杖漫步。 唐 朱慶餘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三:“逍遙人事外,杖履入杉蘿。” 清 曹寅 《讀梅耦長<西山>詩》詩:“杖履凌雲巔,行歌弔龍宅。”

冥鴻

(1).高飛的鴻雁。 前蜀 杜光庭 《刁子宗勉太尉謁靈池朱真人洞詞》:“伏惟仙君道逸冥鴻,壽逾 遼 鶴。” 清 曹寅 《發橫林未到錫山六十里示同舍》詩:“冥鴻沙鳥極升沉,畫舫青簾共盍簪。”

(2). 漢 揚雄 《法言·問明》:“鴻飛冥冥,弋人何簒焉。” 李軌 註:“君子潛神重玄之域,世網不能制御之。”後因以“冥鴻”喻避世隱居之士。 唐 陸龜蒙 《和寄題羅浮軒轅先生所居》詩:“暫應青詞為宂鳳,卻思丹徼伴冥鴻。” 明 唐順之 《登常山山寺次壁間韻》之一:“憂時譏喪狗,逃世托冥鴻。” 明 沉宸荃 《謁梅子真祠》詩:“明哲早見幾,冥鴻避矰弋。隱跡 吳 市門,學道此山側。”

(3).比喻高才之士或有遠大理想的人。 唐 李賀 《高軒過》詩:“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別頭及第》:“時 楊知至 因以長句呈同年曰:‘由來梁鷰與冥鴻,不合翩翾向碧空。’” 宋 司馬光 《和宇文公南塗中見寄》詩:“斥鷃卑飛聊取適,冥鴻高舉益難親。”

久已

早已;早就

這件事我久已忘卻了

破雲

穿透雲層。《宋史·隱逸傳中·張愈》:“嶺月破雲,秋霖灑竹,清意何窮,真心自得,放言遺慮,何榮何辱?”

王喬

(1).傳說中的仙人。 周靈王 太子 晉 ,即 王子喬 。《文選·孫綽<游天台山賦>》:“ 王喬 控鶴以沖天,應真飛錫以躡虛。” 李善 注引《列仙傳》:“ 王子喬 者, 周靈王 太子 晉 也。” 唐 陳子昂 《窅冥君古墳記銘序》:“昔 王喬 古墳,唯留一劍; 令威 荒塚,又嘆千年。” 宋 葉適 《虎長老修雙峰》詩:“夜隨 王喬 玉簫發,曉答 矩那 金磬清。” 清 孫枝蔚 《善哉行》:“僊人 王喬 ,奉鶴相迎。”參見“ 王子喬 ”。

(2).傳說中的仙人。 漢 葉縣 令 王喬 。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葉令祠》:“俗説 孝明帝 時,尚書郎 河東 王喬 遷為 葉令 。 喬 有神術,每月朔常詣臺朝。帝怪其來數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候望之,言其臨至時,常有雙鳧從東南飛來。因伏伺見鳧,舉羅,但得一雙舄耳。使尚方識視,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 宋 蘇轍 《雙鳧觀》詩:“ 王喬 西飛朝 洛陽 ,飄飄千里雙鳧翔。” 元 丁鶴年 《環翠樓歌》:“ 子晉 鸞笙乘月過, 王喬 鳧舄凌雲還。” 清 方文 《石臼行贈崔正誼明府》:“門前鳧雁應無數,或有 王喬 履一行。”

(3).傳說中的仙人。指 武陽 食肉芝登仙的 王喬 。《淮南子·齊俗訓》:“今夫 王喬 、 赤誦子 ,吹嘔呼吸,吐故內新。” 高誘 註:“ 王喬 , 蜀 武陽 人也,為 柏人 令,得道而仙。” 前蜀 杜光庭 《王氏神仙傳》:“ 益州 北平山 上有白蝦蟇,謂之肉芝,非仙才靈骨,莫能致也。 喬 食之得道。”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幾時有

(2) 指夜明珠

太玄

深奧玄妙的道理。 三國 魏 嵇康 《贈兄秀才入軍》詩之十五:“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張昭漢 《甲寅春西湖小麥嶺吊吳子一粟墓》詩:“神與太玄合,浩氣搖江巒。”

詩詞推薦

壽何封君原文_壽何封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