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呂陶的《廣安鹿嗚燕送諸進士》
全文:
文章得雋自雄飛,平地青雲有路岐。
勸駕寂寥慚漢詔,升歌彷佛見周詩。
九秋煙雨登臨日,三月風雷變化時。
回首不須題競渡,錦標爭勝已先知。
參考注釋
九秋
(1).指秋天。 晉 張協 《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鳴飇。” 南朝 宋 謝靈運 《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蕭索。” 唐 杜甫 《月》詩:“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華羅庚 《病中斗·寄老戰友》詩:“我身若蒲柳,難經九秋風。”
(2).指九月深秋。 唐 陸暢 《催妝五首》之一:“聞道禁中時節異,九秋香滿鏡臺前。” 元 無名氏 《看錢奴》第一折:“為甚么桃花向三月奮發、菊花向九秋開罷?”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昌黎集》:“菊有黃華則九秋矣,故秋懷以是終也。”
(3).九年。 漢 張衡 《南都賦》:“結九秋之增傷,怨西荊之折盤。” 唐 劉禹錫 《謫九年賦》:“古稱思婦,已歷九秋,未必有是,舉為深愁。” 傅尃 《次韻和湘荃、夢蘧聯句即寄》:“九秋客思三更夢,一夜西風滿地霜。”
(4).曲名。 晉 陸機 《日出東南隅行》:“丹脣含《九秋》。”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引此句,注云:“《九秋》,曲名。”
煙雨
像煙霧那樣的細雨
樓台煙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煙雨空ň。——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臨日
(1).接近太陽。形容高聳。 唐 盧照鄰 《登玉清》詩:“絶頂橫臨日,孤峯半倚天。”
(2).星相術士的迷信說法。以正月午日、二月亥日、三月申日、四月丑日等為臨日,宜祭祀、上冊、上表章、入學、出行、上官赴任等。參閱《協紀辨方書·臨日》。
三月
(1) 格里曆(即陽曆)每年的第三個月
(2) 農曆(陰曆)每年的第三個月,第三個朔望月
(3) 三個月
風雷
(1).風和雷。《易·益》:“風雷,益。” 宋 曾鞏 《喜雨》詩:“更喜風雷生北極,頓驅雲雨出靈湫。” 清 袁枚 《續新齊諧·天上過船》:“ 乾隆 五十五年五月十四日,風雷大作。”
(2).形容響聲巨大。 唐 方乾 《因話天台勝異仍送羅道士》詩:“石上叢林礙星斗,窗前瀑布走風雷。” 宋 蘇軾 《送鄭戶曹》詩:“山水自相激,夜聲轉風雷。”
(3).比喻威猛的力量或急劇變化的形勢。 宋 蘇軾 《送將官梁左藏赴莫州》詩:“一朝鼓角鳴地中,帳下美人空掩面;豈如千騎平時來,笑談謦欬生風雷。”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十:“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瘖究可哀。” 廖仲愷 《壬戌六月禁錮中聞變有感》詩:“ 珠江 日夕起風雷,已倒狂瀾孰挽迴?”
變化
事物產生新的狀況
初漸謂之變,變時新舊兩體俱有;變盡舊體而有新體,謂之化。——《禮記·中庸》疏
一爭一擇,而變化之事出矣。——〔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則天道變化,不主故常是正。——〔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呂陶名句,廣安鹿嗚燕送諸進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