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戴聖 《禮記·王制》名句出處
摘自《禮記·王制》
解釋:耕種三年,一定要有一年的餘糧。耕種九年,一定要有三年的餘糧。
原文摘要:
不殺胎,不殀夭,不覆巢。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用地小大,視年之豐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量入以為出,祭用數之仂。喪,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為越紼而行事。喪用三年之仂。喪祭,用不足曰暴,有餘曰浩。祭,豐年不奢,凶年不儉。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雖有凶旱水溢,民無菜色,然後天子食,日舉以樂。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月而葬。三年之喪,自天子達,庶人縣封,葬不為雨止,不封不樹,喪不貳事,自天子達於庶人。喪從死者,祭從生者。支子不祭。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
名句書法欣賞
戴聖名句,禮記·王制名句
名句推薦
貧士之腸習黎莧,富人之口厭膏梁。
程登吉《幼學瓊林·卷三·貧富》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左丘明《左傳·襄公·襄公二十五年》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蘇軾《江神子·江景》人怕三見面,樹怕一墨線。
佚名《增廣賢文·下集》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要感德,無怨便是德。
洪應明《菜根譚·概論》送數聲驚雁,下離煙水,嘹唳度寒雲。
孔夷《南浦·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