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郭汾陽》
全文:
朱邸方酬蓋世功,蒼蠅猶惑曙雞中。
淮陰須讓全身策,諸葛應輸破敵雄。
涇覲惟聞一老卒,宋盟祗用數家僮。
中孚可信豚魚格,博得朝恩泣令公。
參考注釋
中孚
(1).卦名。卦形為兌下巽上。《易·中孚》:“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 孔穎達 疏:“信發於中,謂之中孚。”後因以“中孚”指誠信。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發石首城》詩:“遂抱中孚爻,猶勞貝錦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徵召防偽,事資中孚。” 明 李東陽 《中元謁陵遇雨》詩之十七:“自保中孚信,終為既濟身。”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二:“故馭夷得其情,可使鴞音化泮林,中孚格蠻貊。”
(2).《中孚》卦象澤上有風,謂風行澤上,無所不周。故又以指恩澤普施。《宋書·何承天傳》:“夫明德慎罰, 文王 所以恤下;議獄緩死,中孚所以垂化。” 南朝 陳 徐陵 《同汪詹事登城南樓》詩:“元良屬上德,率土被中孚。”
可信
可以相信;可以信賴
豚魚
(1).豚和魚。多比喻微賤之物。《易·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王弼 註:“魚者,蟲之隱微者也;豚者,獸之微賤者也。爭競之道不興,中信之德淳著,則雖隱微之物,信皆及之。” 南朝 宋 何承天 《尹嘉罪議》:“蒲亭雖陋,可比德於盛明;豚魚微物,不獨遺於今化。” 金 王若虛 《真定縣令國公德政碑》:“智可以欺王公而不可以欺豚魚,力可以得天下而不可得匹夫匹婦之心。” 清 趙翼 《西岩治具全用素食並調夢樓》詩:“有時故仿豚魚樣,質不相混色亂真。”
(2).河豚魚。 清 毛奇齡 《紹興府知府湯公傳》:“初, 紹恩 築隄,隄潰,有豚魚千頭,乘潮而上。”
博得
(1) 取得;得到
迷人的聲音博得了聽眾的歡心
(2) 獲得
博得全場喝彩
朝恩
朝廷的恩澤。《後漢書·劉虞傳》:“ 虞 到 薊 ,罷省屯兵,務廣恩信。遣使告 峭王 等以朝恩寬弘,開許善路。” 唐 岑參 《送任郎中出守明州》詩:“郡政傍連 楚 ,朝恩獨借 吳 。”《舊唐書·忠義傳上·李玄通》:“吾荷朝恩,作藩東夏,孤城無援,遂陷虜庭。”
令公
對中書令的尊稱。中 唐 以後,節度使多加中書令,使用漸濫。《魏書·高允傳》:“於是拜 允 中書令,著作如故…… 高宗 重 允 ,常不名之,恆呼為令公。” 唐 趙璘 《因話錄》卷一:“禮緣人情,令公(指 郭子儀 )勛德不同常人,且又為國姻戚,自令公始,亦謂得宜。”《楊家府演義·太宗招降令公》:“ 太宗 見令公表表威儀,昂昂意氣,恰似猛虎形狀,乃大喜曰:‘朕得 太原 ,何如得令公也!’遂賜姓 楊 。” 清 惲敬 《吳城令公廟壁記》:“稱令公者,自 唐 之中葉,節度使累加中書、尚書令,其下皆以令公稱之,如 六代 之稱令君,後遂為節度使之稱也。”
乾隆名句,郭汾陽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