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弘誨的《徐貞烈婦輓詩·其三》
全文:
九泉幽約共登途,裂帛聲終命已徂。
雲發摘簪留奉母,金花存篋念榮夫。
秦台莫返吹*簫鳳,吳苑長啼反哺烏。
記罷玉樓傷逝水,因靈家法薦生芻。
參考注釋
九泉
比喻地下最深處;黃泉
冥冥九泉室,漫漫長夜台。——阮瑀《七哀》
居九泉之下。——清· 林覺民《與妻書》
幽約
(1).隱約。 清 張惠言 《<詞選>序》:“其緣情造端,興乎微言……以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
(2).幽雅婉約。 鄭文焯 《鶴道人論詞書》:“ 玉田 ( 張炎 )崇四家詞,黜 柳 ( 柳永 )以進 史 ( 史達祖 ),蓋以 梅溪 ( 史達祖 )聲韻鏗訇,幽約可諷,獨於律未精細。”
(3).幽雅的約會。 元 陳高 《送陸有章》詩:“我性亦愛山,方期結幽約。”
登途
亦作“ 登塗 ”。上路;起程。 唐 梁肅 《述初賦》:“何皇鑒之偏屬,降湛恩於鯫生。若側足以登塗,方飭躬以效誠。” 宋 朱熹 《答汪尚書書》:“伏蒙勸行,尤荷眷念……但老人年來多病,既不敢勞動登途,又不敢遠去膝下,只此一事,便自難處。”《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 舍利弗 與眾而辭別,是日登途便即發。”
裂帛
(1).撕裂繒帛。《左傳·昭公元年》:“召使者,裂裳帛而與之。”
(2).指撕裂繒帛發出的清厲聲。 唐 白居易 《琵琶行》:“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水滸傳》第七一回:“是夜三更時候,只聽得天上一聲響,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門上。” 艾明之 《她和她的歌》十五:“‘爸爸!’ 白小玲 發出一聲聲和她年齡不相稱的裂帛似地叫喊。”
(3).裁帛作書。《文選·江淹<恨賦>》:“裂帛繫書,誓還 漢 恩。” 李善 註:“《漢書》曰:‘ 常惠 教 漢 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鴈,足有係帛書, 蘇武 等在某澤中。’” 唐 徐彥伯 《擬古》詩之一:“裂帛附雙燕,為予向 遼東 。”
(4).指古代的書籍。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欲其詳悉於體國,必閲石室,啟金匱,抽裂帛,檢殘竹,欲其博練於稽古也。”
王弘誨名句,徐貞烈婦輓詩·其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