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新正樂壽堂》
全文:
一歲依然一歲新,百年得幾百年人。
古稀天子有三益,敕命時幾以萬真。
住此尚當遲周紀,臨斯恰復值初春。
庭軒規制肖淳化,風俗惟慚未返淳。
參考注釋
古稀
稱人年七十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杜甫《曲江》
古稀之年
天子
古以君權為神所授,故稱帝王為天子
歸來見天子。——《樂府詩集·木蘭詩》
天子坐明堂。
三益
(1).謂直、諒、多聞。語本《論語·季氏》:“ 孔子 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後漢書·馮衍傳下》:“臣自惟無三益之才,不敢處三損之地。” 晉 慧遠 《廬山東林雜詩》:“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宋 蘇軾 《除呂公著守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制》:“朕重失此三益之友,而閔勞以萬幾之煩。”
(2).借指良友。 晉 摯虞 《答杜育》詩:“賴茲三益,如琢如切。”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之二二:“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 宋 梅堯臣 《觀王介夫蒙亭記因記題蒙亭》詩:“風物稍佳時,把酒會三益。”
(3).指梅、竹、石。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五:“ 東坡 贊 文與可 梅竹石云:‘梅寒而秀,竹瘦而壽,石醜而文,是為三益之友。’”
敕命
(1).命令。多指天命或帝王的詔令。《釋名·釋書契》:“符,付也。書所敕命於上,付使傳行之也。” 郭沫若 《海濤集·跨著東海》:“他說,你的處分,頂多不過是敕命退出。”
(2). 明 清 贈封六品以下官職的命令稱“敕命。”見《正字通·攴部》、《清會典事例·中書科·建置》。
時幾
時期;時日。《墨子·尚同中》:“其事鬼神也……春秋祭祀,不敢失時幾。” 孫詒讓 間詁引 俞樾 曰:“幾者,期也……不敢失時幾者,不敢失時期也。《國語·周語》注曰:‘期,將事之日也。’是期以日言。不敢失時,並不敢失日,故曰‘不敢失時幾’。”
乾隆名句,新正樂壽堂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古稀天子有三益,敕命時幾以萬真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