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筆誰能寫此真,偃蹇一枝生氣足

洪朋李夫人偃竹歌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洪朋的《李夫人偃竹歌》

全文:
袖中欻忽生絲竹,眼底鮮飆起寒綠。
把筆誰能寫此真,偃蹇一枝生氣足
夫人故有林下風,歲寒落落此君同。
映窗得意偶揮灑,寫出篔簹谷里千秋之臥龍。
夜來風雨吹倒屋,但恐踴躍變化入水渺無蹤。

洪朋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把筆

(1).執筆。借指書寫;寫作。 唐 韓愈 《送靈師》詩:“失職不把筆,珠璣為君編。”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下》:“強記則博聞,博聞必強記,此常理而不盡然。至博聞強記而不解把筆者,又比比也。” 清 曹寅 《朱園看梅憶子猷》詩:“我行 石城 東,每擬寫橫幅。遠慚北枝妙,把筆手先縮。” 王統照 《<王統照短篇小說集>序言》:“由於年來久病,住醫院和休養時多,不能把筆。”

(2).握著初學兒童的手和筆教其習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釋諺·把字》:“把筆猶言握筆,今小兒初就塾,蒙師把筆。”

偃蹇

(1) 高聳

(2) 驕橫;傲慢

懼其偃蹇。——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那些督撫貴人點了點頭,他就得意的了不得,從此就故作偃蹇之態去驕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3) 困頓;窘迫

叔寶道:“小弟當時偃蹇。——《隋唐演義》

(4) 形容委曲婉轉的樣子

一枝

(1).一根枝杈。《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 晉 張華 《鷦鷯賦》:“其居易容,其求易給,巢林不過一枝,每食不過數粒。”後用以比喻棲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詩:“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宋 曾鞏 《次道子中書問歸期》:“一枝數粒身安穩,不羨雲鵬九萬飛。” 清 方文 《廬山·玉簾泉》詩:“小樓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於細長的東西。《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等到望見過往的客商到了,一枝響箭便算個號令,大家纔不約而同的下山。” 老舍 《趙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項微俯,拿了一枝香菸。”

(3).一支。一個支派。《景德傳燈錄·元安禪師》:“ 石頭 一枝,看看師滅矣。” 宋 秦觀 《次韻邢敦夫秋懷》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聞。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鄭燮 《范縣署中寄舍弟墨》:“剎院寺祖墳,是東門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無地,遂葬其傍。”

(4).一支。猶言一隊。《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正遇著 范 賊一枝游兵,劫奪行李財帛,將人口追得三零四散。”《東周列國志》第六回:“臣當引一枝兵,為 蔡 鄉導。”

生氣

(1) 活力;生命力

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2) 發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非常生氣

洪朋名句,李夫人偃竹歌名句

詩詞推薦

  • 雜詩

    李濤唐代〕滔滔東流水,赴海無歸期。亭亭右轉日,今茲復來茲。人生寄天地,百年七十稀。思慮復營營,恐為達士嗤,
    把筆誰能寫此真,偃蹇一枝生氣足 詩詞名句
  • 所見

    乾隆清代〕所見豐歉雖不齊,聖有名言是我師。罪疑惟輕功疑重,賑教寧濫莫教遺。汲黯發粟誠知要,富弼救荒真合宜。惠鮮
  • 送黃方叔之官山海

    王士禎清代〕翩翩黃叔度,揖我向榆關。半刺今為政,長城無限山。扶餘潮信外,孤竹夕陽間。重鎮當年地,茫茫古戍閒。
  • 夜半池上作

    陸游宋代〕夜永空齋睡不成,起扶藤杖傍池行。露濃雙鵲移枝宿,風急孤螢墮草明。斷續更籌傳古戍,縱橫河漢接高城。寒泉
    把筆誰能寫此真,偃蹇一枝生氣足 詩詞名句
  • 初歸偶到近村戲書

    陸游宋代〕雨過一村暗,風回百草香。刺船過古埭,倚杖立新塘。醉覺乾坤大,閒知日月長。暮歸詩滿卷,雖老尚能狂。
    把筆誰能寫此真,偃蹇一枝生氣足 詩詞名句
  • 皇甫岳雲溪雜題五首上平田

    王維唐代〕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借問問津者,寧知沮溺賢。
    把筆誰能寫此真,偃蹇一枝生氣足 詩詞名句
  •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

    陸游宋代〕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
    把筆誰能寫此真,偃蹇一枝生氣足 詩詞名句
  • 送京西提點刑獄張駕部

    歐陽修宋代〕太華之松千歲青,嘗聞其下多茯苓。地靈山秀草木異,往往變化為人形。神仙不欲世人采,覆以雲氣常冥冥。台郎
  • 觀瀑

    乾隆清代〕遙源引水來,遇峽懸流落。不言聽言觀,聖意別有托。聽在音摐然,觀於色澹若。一動而一靜,是理宜斟酌。
  • 謁大忠祠分韻得絮字(社詩)

    王漸逵明代〕不識大忠祠,偶約城南侶。懷賢一相訪,晴旻敞高樹。斷岸通寒潮,飛甍肅華宇。憶讀厓門志,因之攬雙嶼。陸海
把筆誰能寫此真,偃蹇一枝生氣足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