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登四面雲山亭子作歌》
全文:
登培塿,起衡霍,心游涓澮發江湖思。
而況靈區高峙煙霞表,兼之茂林湧現滄溟意。
矗玉筍之崢嶸,幻翠波以溶㵝。
登斯亭者,如泛海上之槎,蓬萊方丈之仙不招而自至。
參考注釋
培塿
本作“部婁”。小土丘。《左傳·襄公二十四年》:“部婁無松柏。” 杜預 註:“部婁,小阜。” 漢 應劭 《風俗通·山澤·培》引《左傳》作“培塿”。《晉書·劉元海載記》:“當為崇岡峻阜,何能為培塿乎。”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眺望三峯,壁立與天接,眾山皆成培婁。”
衡霍
即 衡山 。 衡山 一名 霍山 ,故稱。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志掩 衡霍 ,恃戰忘敵。” 唐 杜甫 《送王十六判官》詩:“ 衡霍 生春早, 瀟湘 共海浮。”《爾雅·釋山》“ 霍山 為南嶽” 宋 邢昺 疏:“ 衡山 一名 霍 ……而雲 衡霍 ,一山二名者,本 衡山 ,一名 霍山 。” 明 夏完淳 《湘巫賦》:“帝子乘夫玄霜兮,望 衡霍 而路漫漫。”參閱 清 洪頤煊 《霍山為南嶽解》。
涓澮
小水流,小河。亦以喻低微的地位。《文選·郭璞<江賦>》:“綱絡羣流,商搉涓澮。” 李善 註:“涓澮,小流也。”《魏書·儒林傳·孫惠蔚》:“ 惠蔚 與 李彪 以儒學相知,及 彪 位至尚書, 惠蔚 仍太廟令。 高祖 曾從容言曰:‘ 道固 既登龍門而 孫蔚 猶沉涓澮,朕常以為負矣。’” 唐 王勃 《入蜀紀行詩序》:“蓋登培塿者,起 衡 霍 之心;游涓澮者,發江湖之思。” 清 梅曾亮 《吳淞口驗功記》:“巨阜連隴,神移鬼推,盤盓涓澮,雲解天動。”
乾隆名句,登四面雲山亭子作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