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九日登高》
全文:
性與秋光自覺諳,登高此日暢幽探。
荷衣已破無從補,楓頰才紅尚未酣。
恰好得詩教雁寫,不須摘菊倩人簪。
晚來靜坐寒窗下,即景頻頻惕九三。
參考注釋
恰好
(1) 正好;剛好
這塊布恰好夠做一件襯衣
(2) 適值其時
援兵恰好這時趕到
(3) 形式精確或比例一致地
它的裂縫恰好與底面相平行
詩教
(1).本指《詩經》怨而不怒、溫柔敦厚的教育作用。《禮記·經解》:“ 孔子 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 孔穎達 疏:“《詩》依違諷諫,不指切事情,故云溫柔敦厚是《詩》教也。” 宋 梅堯臣 《還吳長文舍人詩卷》詩:“《詩》教始二《南》,皆著賢聖跡。” 明 海瑞 《注唐詩鼓吹序》:“古先王成就人才,由今考之,大抵‘六經’並行,《詩》教為首。”
(2).泛指詩歌的教育宗旨和風格。 采疇 《<謝亦囂詩集>序》:“ 六朝 至 陳 隋 之間,創為宮體,詩教為之一變,率皆浮靡之詞,華而不實,與性情相漓。”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倩人
(1).謂請託別人。《文選·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怪乃輕其家 丘 ,謂為倩人,是何言歟!” 張銑 註:“謂我文辭皆倩人所作,是何言歟!” 宋 葉適 《參議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銘》:“上官稱其某事能,某文善,公汎答以他語,或曰:‘此倩人為之耳。’”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二·現任大臣子弟登第》:“吏部尚書 吳鵬 子 紹 登二甲進士,則倩人入試,途人皆知。” 郭沫若 《牧羊哀話》:“ 李 府倩人說合,不久便做了子爵的繼室。”如:倩人代筆。
(2).僱請之人。 唐 陸贄 《奏論緣邊守備事宜狀》:“矧又有休代之期,無統帥之馭,資奉若驕子,姑息姑倩人……其弊豈惟無益哉,固亦將有所撓也。”
乾隆名句,九日登高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