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杖化龍為作鳧,意所不求忽自得

方回次韻全君玉和高士馬虛中道院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方回的《次韻全君玉和高士馬虛中道院》

全文:
古人無欲非引年,古無有欲之聖賢。
曰無欲者無私慾。
昊皇魯叟畫系傳,柱下木子知止足。
豈謂出神凌紫煙,驂鸞駕鶴事恍惚。
別異道家分神仙,淺之又淺伯陽契,痴兒妄詫玄又玄。
內丹水火一升降,髑髏立變童顏妍。
三載告成奪天地,汝拖腸鼠能攀牽。
私慾如此大莫大,破入寒獄赦倒懸。
遨昆登閬謂不死,終然白骨埋黃泉。
腐儒一笑了萬事,何謂赤明龍漢前。
號召風師呼雨伯,杖劍叱喝急急律。
四時飯噉百花香,萬間廈入一壺窄。
洞天有天魂兮來,弱水元無跬步隔。
拄杖化龍為作鳧,意所不求忽自得
醉眼暫作如是觀,誰識詠歸暮春瑟。
和同光塵赤一法,豈敢訑訑見顏色。

方回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方回拄杖化龍為作鳧,意所不求忽自得書法作品欣賞
拄杖化龍為作鳧,意所不求忽自得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杖化龍

《後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載, 費長房 向一賣藥老翁學道,一日 長房 辭歸,“翁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 長房 乘杖,須臾來歸,自謂去家適經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顧視則龍也。”後遂以“杖化龍”用為道家神異之典。 宋 陸游 《道室雜詠》:“舄化雙鳧杖化龍,雲山回首不知重。”

為作

(1).造作;做作。 漢 王符 《潛夫論·賢難》:“豕俛仰嚘咿,為作容聲,司原愈益珍之。” 唐 柳宗元 《辯<列子>》:“其文辭類《莊子》,而尤質厚,少為作。” 元 無名氏 《替殺妻》第三折:“那婆娘打扮來便似女猱,全不似好人家苗條,上墳處説不盡喬為作。”

(2).猶作為;行為。 唐 李翱 《去佛齋論》:“使佛生於中國,則其為作也必異於是。”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風俗習慣道德宗教趣味好尚言語暨其他為作,俱欲去上下賢不肖之間,以大歸乎無差別。”

自得

自覺得意、開心

意氣揚揚,甚為自得

悠然自得。——明· 袁宏道《滿井遊記》

方回名句,次韻全君玉和高士馬虛中道院名句

詩詞推薦

  • 寄王晉卿都尉

    釋道潛宋代〕主第耽耽冠北城,位居侯伯固尊榮。肯將踏月趨朝腳,來伴穿雲渡水行。池上紅蕖應漸老,山中紫筍尚抽萌。嵩陽
  • 泉宗廟

    乾隆清代〕漸近見環垣,居中廟貌軒。鴻功利畿甸,崇像據泉源。言念耕桑重,斯為衣食原。即看田積玉,已是沐深恩。
  • 洞山泉

    克符道者唐代〕深沉分派異,方外一輪孤。海底清天鏡,潭中碧眼珠。千重排雪岸,半偈徹冰壺。遞印宗門後,人天作楷模。
  • 紅葉·其二

    乾隆清代〕新紅剛染眾青中,便覺林光致不同。日日看來忽有此,為能爾者是誰工。
  • 水調歌頭

    辛棄疾宋代〕相公倦台鼎,要伴赤松游。高牙千里東下,笳鼓萬貔貅。試問東山風月,更著中年絲竹,留得謝公不。孺子宅邊水
  • 江山

    戴復古宋代〕借得茅樓一倚欄,見成詩句滿江天。歸鴉啼處客投宿,野鴨飛邊人上船。老眼尚嫌隨物轉,閒心可惜被貧牽。平生
    拄杖化龍為作鳧,意所不求忽自得 詩詞名句
  • 淺夏獨行奉新縣圃

    楊萬里宋代〕我來官下未多時,梅已黃深李綠肥。只怪南風吹紫雪,不知屋角練花飛。
    拄杖化龍為作鳧,意所不求忽自得 詩詞名句
  • 金縷曲/賀新郎

    劉辰翁宋代〕春入番江雨。滿湖山、鶯啼燕雨,前歌后舞。聞道行驄行且止,卻聽譙樓更鼓。正未卜,陰晴同否。老子胸中高小
  • 滿江紅

    姜夔宋代〕仙姥來時,正一望、千傾翠瀾。旌旗共、亂雲俱下,一依前山。命駕群龍金作軛,相從諸娣玉為冠。向夜深、風定
  • 和盧贊府游紀國道場

    慧淨唐代〕日光通漢室,星彩晦周朝。法城從此構,香閣本岧嶢。株盤仰承露,剎鳳俯摩霄。落照侵虛牖,長虹拖跨橋。高才
拄杖化龍為作鳧,意所不求忽自得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