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立部伎-刺雅樂之替也》
全文:
立部伎,鼓笛喧。
舞雙劍,跳七丸。
裊巨索,掉長竿。
太常部伎有等級,堂上者坐堂下立。
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鳴。
笙歌一聲眾側耳,鼓笛萬曲無人聽。
立部賤,坐部貴,坐部退為立部伎,擊鼓吹笙和雜戲。
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樂懸操雅音。
雅音替壞一至此,長令爾輩調宮徵。
圓丘后土郊祀時,言將此樂感神祇。
欲望鳳來百獸舞,何異北轅將適楚。
工師愚賤安足雲,太常三卿爾何人。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笙歌
(1)
(2) 和笙之歌
(3) 泛指奏樂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樂歌舞熱鬧非凡)
側耳
認真傾聽的樣子
側耳而聽
鼓笛
(1).鼓和笛。 唐 白居易 《立部伎》詩:“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鳴。”
(2).指鼓笛曲。《宋史·樂志十七》:“法曲、龜茲、鼓笛三部,凡二十有四曲。”
(3).樂器聲。 唐 韓愈 《潭州泊船呈諸公》詩:“夜寒眠半覺,鼓笛鬧嘈嘈。” 宋 王禹偁 《畬田詞》:“畬田鼓笛樂熙熙,空有謌聲未有詞。”
人聽
(1).眾人所知聞。《後漢書·朱浮傳》:“ 浮 事雖昭明,而未達人聽,宜下廷尉,章著其事。”《後漢書·徐稺傳》:“伏見處士 豫章 徐稺 、 彭城 姜肱 ……德行純備,著於人聽。”
(2).即民聽,指百姓的視聽。《書·泰誓中》:“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孔 傳:“言天因民以視聽,民所惡者天誅之。”《資治通鑑·晉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足下聽斷明允,庶事無滯,則吏慎其負,而人聽不惑矣。” 胡三省 註:“人聽,即民聽。《晉書》史臣避 唐太宗 諱,改民為‘人’,《通鑑》因之。”
白居易名句,立部伎-刺雅樂之替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