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懶迎金馬客,不曾彈鋏向知音

釋行海草廬為張茂才賦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行海的《草廬為張茂才賦》

全文:
風流全是漢衣簪,白首已成梁甫吟。
浮世渾無容易事,先生長有太平心。
樽前暮雨苔花老,枕上晴煙稻葉深。
最是懶迎金馬客,不曾彈鋏向知音

釋行海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金馬客

指翰林學士。 唐 劉禹錫 《分司東都蒙襄陽李司徒相公書問因以奉寄》詩:“早忝 金馬 客,晚為 商洛 翁。” 宋 歐陽修 《六一詩話》:“﹝ 謝伯初 詩:﹞下國難留 金馬 客,新詩傳與竹枝娘。”

不曾

(1)

沒有,從來就沒有

一生不曾見過這種人

(2)

亦作“未曾”

彈鋏

(1).彈擊劍把。鋏,劍把。《戰國策·齊策四》:“ 齊 人有 馮諼 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 孟嘗君 ,願寄食門下。 孟嘗君 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 孟嘗君 笑而受之曰:‘諾。’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 孟嘗君 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嘗君 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 孟嘗君 客我。’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 孟嘗君 問:‘ 馮公 有親乎?’對曰:‘有老母。’ 孟嘗君 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 馮諼 不復歌。”後因以“彈鋏”謂處境窘困而又欲有所乾求。 南朝 梁 陶弘景 《答趙英才書》:“子架學區中,飛才甸外,不肯掃門覓仕,復懶彈鋏求通。” 唐 劉知幾 《史通·忤時》:“儻使士有澹雅若 嚴君平 ,清廉如 段乾木 ,與僕易地而處,亦將彈鋏告勞,積薪為恨。” 明 王世貞 《答陳淮安玉叔書》:“ 沉嘉則 、 魏季朗 諸君從門下游,甚善;然渠輩尚以多彈鋏之嘆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人不見,煙已昏,擊築彈鋏與誰論。”

(2).謂寄食權門。 唐 於武陵 《過侯王故第》詩:“不知彈鋏客,何處感新恩。” 清 徐乾學 《北征》詩:“入市碎琴易,依人*彈鋏難。”

(3).或謂思歸。 明 郭登 《送岳季方還京》詩:“身留塞北空彈鋏,夢繞 江 南未拂衣。”

知音

(1) 古代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於聽琴,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託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絕弦,以無知音者。——《列子·湯問》

(2) 後來用知音稱知己,能賞識的人

(3) 知心朋友

釋行海名句,草廬為張茂才賦名句

詩詞推薦

  • 題惠山園八景疊舊作韻·其八·涵光洞

    乾隆清代〕風人尚絅惡輝光,善現由來貴善藏。石洞空空了此義,心燈朗照正中央。
  • 捉裊歌四首·其二

    李孫宸明代〕誰家兒郎騎白馬,往來只在青樓下。男女兩個自不假,六禮百兩何為者。
  • 次張伯信韻題吳園畫軸

    蔡戡宋代〕誰把吳園較輞川,畫圖猶復想當年。要知故國非喬木,文採風流尚宛然。
  • 題玉琴軒

    乾隆清代〕一水無不貫,引流處處通。隨形作曲直,得韻即商宮。相悅齊侯角,獨奇蔡氏桐。五弦今久廢,五字古猶同。
  • 陜西巡撫畢沅報雨志事

    乾隆清代〕早知秦省雨沾常,又報甘膏大霈霶。正逮麥麰方結穗,更欣禾黍始抽秧。叩恩乃值希恩候,志慰翻成志愧章。昨復
  • 還舍

    陳淵宋代〕半生走長途,所冀亦已微。田園已蕪沒,及此徒手歸。妻孥攜幼稚,相望天一涯。所嗟垂老親,甘旨不得時。季妺
  • 姑蘇七夕同何文起

    李之標明代〕友生皆逆旅,是處可安身。遇節頻為客,銜杯賴故人。狂飆迅夜發,乍雨黯天津。此夕真何夕,休疑別淚頻。
  • 綠字韻

    施樞宋代〕曉帳香銷閒畫燭,夢回山斷屏風曲。輕煙細雨客情多,南浦草隨新漲綠。
    最是懶迎金馬客,不曾彈鋏向知音 詩詞名句
  • 乾隆清代〕早駐休人力,遲眠驗物情。孰非惕息所,敢令滿盈生。半玦冰蟾掛,一灣銀渚橫。旌門陳事例,鐃鼓又喧鳴。
  • 小松

    齊己唐代〕發地才過膝,蟠根已有靈。嚴霜百草白,深院一林青。後夜蕭騷動,空階蟋蟀聽。誰於千歲外,吟繞老龍形。
    最是懶迎金馬客,不曾彈鋏向知音 詩詞名句
最是懶迎金馬客,不曾彈鋏向知音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