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列禦寇愚公移山

名句出處

出自先秦列禦寇的《愚公移山》

全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
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
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
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名句書法欣賞

列禦寇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書法作品欣賞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北山

(1).泛指北面的山。《詩·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北山有萊。” 唐 李白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詩:“卻顧北山斷,前瞻南嶺分。”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半尚紅顏。”

(2).山名。即 北邙山 。在今 河南 洛陽市 東北。《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 北山 ,使公卿皆從。” 杜預 註:“ 北山 , 洛 北芒 也。”《文選·陸機<君子有所思行>》:“命駕登 北山 ,延佇望城郭。” 劉良 註:“謂登 北邙 望 晉 都。”

(3).山名。即 鐘山 ,又名 紫金山 。在今 江蘇 南京市 東。《文選·孔稚圭<北山移文>》 呂向 題解:“ 鐘山 在都北。其先 周彥倫 隱於此山,後應詔出為 海鹽縣 令。今欲卻過此山, 孔生 乃假山靈之意移之,使不許得至,故云‘北山移文’。” 清 吳偉業 《途中遇雪即事言懷》詩:“有道寧徵 管 ,無才卻薦 嵇 。 北山 休誚讓, 東觀 豈攀躋。”

愚公

(1).“愚公移山”故事的主人公。亦常用以比喻作事有頑強毅力、不怕困難的人。 宋 辛棄疾 《玉樓春·用韻答傅岩叟葉仲洽趙國興》詞:“青山不解乘雲去,怕有 愚公 驚著汝。” 明 夏完淳 《大哀賦》:“人容鼓吏之狂,世笑 愚公 之癖。” 清 陳維崧 《洞仙歌·善權洞》詞:“天風忽下,劈破青紅繭, 夸父 、 愚公 費裁剪。”

(2).泛指隱者。 唐 高適 《封丘作》詩:“州縣才難適,雲山道欲窮。揣摩慙黠吏,棲隱謝 愚公 。” 唐 杜甫 《贈比部蕭郎中十兄》詩:“ 中散 山陽 鍛, 愚公 野谷邨。”參見“ 愚公谷 ”。

九十

(1).泛指多數。《詩·豳風·東山》:“親結其縭,九十其儀。” 鄭玄 箋:“女嫁,父母既戒之,庶母又申之,九十喻丁寧之多。”《詩·小雅·無羊》:“九十其犉。” 鄭玄 箋:“今乃犉者九十頭,言其多矣。”

(2).指九十歲。《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二:“九十行帶索,飢寒況當年。” 唐 皮日休 《魯望以花翁之什見招因次韻酬之》:“九十攜鋤傴僂翁,小園幽事盡能通。”

(3).謂一季。一季九十日。 唐 陳陶 《春歸去》詩:“九十春光在何處,古人今人留不住。” 陳世宜 《得天梅書卻寄》詩:“九十春光一夢醒,江南無數亂峯青。”

列禦寇名句,愚公移山名句

詩詞推薦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