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頎的《春送從叔游襄陽》
全文:
言別恨非一,棄置我宗英。
向用五經笥,今為千里行。
裹糧顧庭草,羸馬詰朝鳴。
斗酒對寒食,雜花宜晚晴。
春衣采洲路,夜飲南陽城。
客夢峴山曉,漁歌江水清。
楚俗少相知,遠遊難稱情。
同人應館穀,刺史在郊迎。
只合侍丹扆,翻令辭上京。
時方春欲暮,嘆息向流鶯。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同人
(1) 舊時稱在同一單位工作的人或同行業的人。又作“同仁”
(2) 也稱志同道合的人
告同人曰。——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館穀
(1).居其館,食其谷。指駐軍就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楚 師敗績…… 晉 師三日館穀,及癸酉而還。” 杜預 註:“館,舍也,食 楚 軍穀三日。”《南史·宋紀上·武帝》:“ 超 固其小城。乃設長圍以守之,館穀於 青 土。”《舊唐書·李密傳》:“未若直取 滎陽 ,休兵館穀,待士勇馬肥,然後與人爭利。”
(2).泛指食宿款待。《北史·周紀上·太祖文帝》:“是歲, 關中 飢,帝館穀於 弘農 五十餘日。” 唐 韓翃 《送中兄典郡州》詩:“一路諸侯爭館穀,洪池高會荊臺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丁前溪》:“ 丁 亡去,至 安丘 ,遇雨,避身逆旅。雨日中不止。有少年來,館穀豐隆。既而昏暮,止宿其家。”
(3).借指塾師的束脩或幕賓的酬金。《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每年館穀,也不過五六十金。”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生以館穀餬口。”
(4).指作館,教私熟或任幕賓。《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 高贊 請個積年老教授在家館穀,教著兩個兒女讀書。” 顧學頡 註:“請先生在家裡教小孩念書,東家供給食宿,叫做‘館穀’。” 明 張煌言 《北征錄》:“余故暫止逆旅,而 徐某 、 金某 從外入,與余聯榻坐。問余何來,余告以館穀歸 江 南。”《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四回:“我今日披肝瀝膽的説一句話:‘我在窮途之中,多承援手,薦我館穀,自然感激。’”
刺史
古代官名,自漢設立本為監察郡縣的官員,宋元以後沿用為一州長官的別稱
郊迎
古代出郊迎賓,以示隆重、尊敬。《管子·小匡》:“初, 桓公 郊迎 管仲 而問焉。 管仲 辭讓。”《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至 蜀 , 蜀 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 蜀 人以為寵。” 唐 劉禹錫 《平蔡州》詩之一:“相公從容來鎮撫,常侍郊迎負文弩。” 明 何景明 《皇告》詩:“龍旗既翔,龍幄既張。大小肅肅,乃於郊迎。” 清 王韜 《淞濱瑣話·徐麟士》:“﹝ 麟士 凱旋,﹞女君郊迎三十里,待以上賓之禮,賜以黃金萬鎰,白璧十雙。”
李頎名句,春送從叔游襄陽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