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沉佺期的《琴曲歌辭霹靂引》
全文:
歲七月,火伏而金生。
客有鼓瑟於門者,奏霹靂之商聲。
始戛羽以騞砉,終扣宮而砰鈴。
電耀耀兮龍躍,雷闐闐兮雨冥。
氣嗚唅以會雅,態欻翕以橫生。
有如驅千旗,制五兵,截荒虺,斫長鯨。
孰與廣陵比,意別鶴儔精而已。
俾我雄子魄動,毅夫發立,懷恩不淺,武義雙輯。
視胡若芥,翦羯如拾。
豈徒慨慷中筵,備群娛之翕習哉。
參考注釋
豈徒
難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孫丑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後漢書·杜喬傳論》:“夫稱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踐行,豈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宋 葉適 《紀年備遺序》:“相與論舊事,追念愴然。然則 文昭 豈徒以博習自是而已哉!” 明 李東陽 《送王公濟歸武昌歌》:“豈徒文思比 唐 勃 ,應遣頌聲如 漢 褒。” 陳毅 《頤和園“五一”春遊紀盛》詩:“集體歡樂如海,豈徒車水馬龍!”
慨慷
亦作“ 慨忼 ”。1.感慨。 晉 左思 《雜詩》:“壯齒不恆居,歲暮常慨慷。” 宋 陸游 《初夏休日園中閒賦》詩:“良時動人懷,東望一慨慷。” 清 姚鼐 《瞻園松石歌為陳東浦方伯作》:“人事興衰變倏忽,古蹟銷磨多慨慷。”
(2).情緒激昂。 晉 成公綏 《嘯賦》:“時幽散而將絶,中矯厲而慨慷。” 宋 文天祥 《白溝河》詩:“思公有奇節,一死何慨慷!” 清 顧炎武 《哭楊主事廷樞》詩:“竟入南冠囚,一死神慨忼。” 清 周永銓 《義卒行》:“翻然出門去,意氣何慨慷!”
中筵
筳席;宴飲之中。 晉 潘岳 《笙賦》:“爾乃促中筵,攜友生。” 唐 王勃 《秋日餞別序》:“響詞辯於中筵,但覺清風滿室。” 唐 李洞 《和知己赴任華州》詩:“一道帆飛直,中筵岳影斜。”
翕習
(1).威盛貌。 漢 蔡邕 《釋誨》:“隆貴翕習,積富無崖。據巧蹈機,以忘其危。”《文選·左思<蜀都賦>》:“藏鏹巨萬,釽摫兼呈,亦以財雄,翕習邊城。” 呂延濟 註:“翕習,威盛貌。言其雄富所致威盛,及於邊城。” 唐 劉希夷 《將軍行》:“獻凱歸京都,軍容何翕習。”《新唐書·李昭德傳》:“聲威翕習,天下杜口。”
(2).風吹拂貌。 漢 馬融 《廣成頌》:“翕習春風,含津吐榮。”
(3).迅急貌。《文選·張華<鷦鷯賦>》:“飛不飄颺,翔不翕習。” 李周翰 註:“翕習,急疾貌。”
(4).和諧。《文選·左思<吳都賦>》:“ 荊 艷 楚 舞, 吳 愉 越 吟,翕習容裔,靡靡愔愔。” 劉逵 註:“翕習容裔,音樂之狀。”
(5).會聚。《晉書·傅鹹傳》:“比四造詣,及經過尊門,冠蓋車馬,填塞街衢,此之翕習,既宜弭息。”《資治通鑑·晉惠帝元康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翕,眾也,合也。習,重也,因也,仍也。言眾人翕合,相因而至也。” 唐 綦毋潛 《題棲霞寺》詩:“龍蛇爭翕習,神鬼皆密護。”
(6).猶翕然。 唐 沉既濟 《枕中記》:“時望清重,群情翕習。” 元 李治 《<元遺山詩箋注>序例》:“ 白 則王公趨風,列岳結軌,群賢翕習,如鳥歸鳳。”
(7).親狎。《晉書·閻纘傳》:“ 賈謐 小兒,恃寵恣睢,而淺中弱植之徒,更相翕習。”
沉佺期名句,琴曲歌辭霹靂引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