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先秦佚名的《采芑》
全文:
薄言采芑,於彼新田,呈此菑畝。
方叔涖止,其車三千。
師乾之試,方叔率止。
乘其四騏,四騏翼翼。
路車有奭,簟茀魚服,鉤膺鞗革。
薄言采芑,於彼新田,於此中鄉。
方叔涖止,其車三千。
旂旐央央,方叔率止。
約軧錯衡,八鸞瑲瑲。
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瑲蔥珩。
鴥彼飛隼,其飛戾天,亦集爰止。
方叔涖止,其車三千。
師乾之試,方叔率止。
鉦人伐鼓,陳師鞠旅。
顯允方叔,伐鼓淵淵,振旅闐闐。
蠢爾蠻荊,大邦為仇。
方叔元老,克壯其猶。
方叔率止,執訊獲醜。
戎車嘽嘽,嘽嘽焞焞,如霆如雷。
顯允方叔,征伐玁狁,蠻荊來威。
參考注釋
錯衡
(1).以金塗飾成文采的車轅橫木。《詩·小雅·采芑》:“約軧錯衡,八鸞瑲瑲。” 毛 傳:“錯衡,文衡。”《荀子·正論》:“前有錯衡以養目。” 梁啟雄 簡釋:“錯衡蓋以金塗軛且有文也。”《史記·禮書》:“人體安駕乘,為之金輿錯衡以繁其飾。” 徐遲 《財神和觀音》:“可是這匹畜生的身上,金輿錯衡,黼黻文章。”
(2).借指官吏所乘之車。 唐 劉禹錫 《復荊門縣記》:“邑人之華皓幼童,鹹須於道周,距躍而謡……公為駐錯衡而勞之。”
八鸞
亦作“ 八鑾 ”。1.八個鸞鈴。鸞,結在馬銜上的鈴鐺。馬口兩旁各一,四馬八鈴,故稱八鸞。《詩·商頌·烈祖》:“約軧錯衡,八鸞鶬鶬。” 鄭玄 箋:“鸞在鑣,四馬則八鸞。”
(2).稱天子車駕。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勒五營使按部,聲八鸞以節步。” 宋 蘇軾 《次韻蔣叔穎二首·扈從景靈宮》:“英姿連璧從多士,妙句鏘金和八鑾。”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二折:“暫時匹馬去,少刻八鸞迎。”
瑲瑲
象聲詞。玉相擊的聲音。亦泛指清越的聲音。《魏書·陽固傳》:“乘玄虬之弈弈兮,鳴玉鸞之瑲瑲。” 唐 楊炯 《遂川長江縣孔子廟堂碑》:“威儀秩秩,宮徵瑲瑲。”
佚名名句,采芑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