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棣的《次韻陶幾道觀洪積仁詩編》
全文:
令尹韜潛藏六龜,逸韻長憂兒輩知。
剡藤敲水琢玉板,月兔脫潁供毛錐。
冥搜豈但夢春草,招隱昔嘗吟桂枝。
江山駿奔來筆下,疑有神助非人為。
公餘退客醉經史,底用紅裙捧玉卮。
凌雲未讀相如賦,解頤共聽匡衡詩。
詎容陶令賦歸去,且效謫仙歌別離。
手題六紙勿輕示,把玩自足娛安期。
千篇政恐雷電取,數仞不許門人闚。
何當築壇拜詩將,一看橫槊英雄姿。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陶令
指 晉 陶潛 。 陶潛 曾任 彭澤 令,故稱。 元 趙孟頫 《見章得一詩因次其韻》:“無酒難供 陶令 飲,從人皆笑 酈生 狂。” 毛澤*東 《登廬山》詩:“ 陶令 不知何處去, 桃花源 里可耕田?”
賦歸去
晉 陶潛 為 彭澤 令,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辭官歸隱,並賦《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後因以“賦歸去”為辭官歸隱之典。 唐 王維 《奉送六舅歸陸渾》詩:“酌醴賦歸去,共知 陶令 賢。”亦作“ 賦歸田 ”、“ 賦歸來 ”。 宋 邵雍 《誨答堯夫見寄》詩:“應笑無成三黜後,病衰方始賦歸田。” 宋 晁補之 《八聲甘州·揚州次韻和東坡錢塘作》詞:“謂 東坡 、未老賦歸來,天未遣公歸。” 宋 葉夢得 《滿江紅·重陽賞菊》詞:“問何須、特地賦歸來,拋 彭澤 。”
謫仙
亦作“ 謫僊 ”。1.謫居世間的仙人。常用以稱譽才學優異的人。《南齊書·高逸傳·杜京產》:“ 永明 中 會稽 鐘山 有人姓 蔡 ,不知名。山中養鼠數十頭,呼來即來,遣去便去。言語狂易。時謂之‘謫仙’。” 唐 李白 《玉壺吟》:“世人不識 東方朔 ,大隱 金門 是謫仙。”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吳彩鸞所寫之書》:“ 吳彩鸞 ,世傳謫仙也。”
(2).專指 李白 。 唐 孟棨 《本事詩·高逸》:“ 李太白 初自 蜀 至京師,舍於逆旅。 賀監 知章 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 唐 韓愈 《石鼓歌》:“ 少陵 無人 謫僊 死,才薄將奈石鼓何!”一本作“ 謫仙 ”。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李太白》:“故 李謫仙 《吹笛》詩:‘ 黃鶴樓 中吹玉笛, 江城 五月《落梅花》。’”
(3).借指被謫降的官吏。 唐 劉禹錫 《寄唐州楊八歸厚》詩:“謫仙年月今應滿,戇諫聲名眾所知。”
見“ 謫仙 ”。
別離
(1) 離別;分離
別離家鄉,踏上征途
心知長別離。——《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輕別離。——唐· 白居易《琵琶行
並序
(2) 》
陳棣名句,次韻陶幾道觀洪積仁詩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