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伯端的《西江月(七)》
全文:
人我眾生壽者,寧分彼此高低。
法身通照沒吾伊。
念念體分同異。
見是何曾是是,聞非未必非非。
往來諸用不相知。
生死誰能礙你。
參考注釋
念念
(1).一個心念接一個心念;每一個心念。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若有天眼,鑒其念念隨滅,生生不斷,豈可不怖畏邪!”《西遊記》第二七回:“出家人時時常要方便,念念不離善心。”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2).引申為一心一意。 吳樾 《<暗*殺時代>自序》:“予於是念念欲殺盡此輩。”
(3).佛教語。謂極短的時間,猶言剎那。《百喻經·病人食雉肉喻》:“一切諸法念念生滅,何有一識常恆不變。”《維摩經·方便品》:“是身如電,念念不住。” 宋 蘇軾 《龜山辯才師》詩:“此身念念浮雲改,寄語長 淮 今好在。”
(4).讀一讀。 陳殘雲 《山谷風煙》第二四章:“ 老楊 謙虛說:‘我念念可以,講解可不行呵。’”
體分
(1).秉賦和素質。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英雄》:“必聰能謀始,明能見機,膽能決之,然後可以為英, 張良 是也;氣力過人,勇能行之,智足斷事,乃可以為雄, 韓信 是也;體分不同,以多為目,故英雄異名。”
(2).職分;身分。《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至於體分冥固,道契不墜……其揆一也。” 李善 註:“言至於君臣之體分,既固於冥兆,上下之契,亦存而不墜。” 宋 邵雍 《寄商守宋郎中》詩:“初返 洛 城無限事,閒人體分似相違。”
同異
(1). 戰國 時名家 惠施 提出的名辯論題,認為事物中存在小同異和大同異兩種。人們對不同事物的認識有一致的和不一致的,這種認識上的同或異,為小同異;而萬物具有完全相同的一面,即都離不開存亡變化,又有完全相異的一面,即各自的變化又不一樣,此為大同異。《莊子·天下》:“﹝ 惠施 曰﹞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成玄英 疏:“物情分別,見有同異,此小同異也。死生交謝,寒暑遞遷,形性不同,體理無異,此大同異也。”參見“ 堅白同異 ”。
(2).相同與不同。《禮記·曲禮上》:“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後有 揚雄 著《方言》,其言大備,然皆考名物之同異,不顯聲讀之是非也。”
(3).指同於世與不同於世;同於己與不同於己。 宋 蘇軾 《謝蘇自之惠酒》詩:“不如同異兩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戲。”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此輩結黨營私,朋求進取,以同異為愛惡,以愛惡為是非。”
(4).謂差異,不同。《新唐書·張行成傳》:“嘗侍宴,帝語 山東 及 關中 人,意有同異。 行成 曰:‘天子四海為家,不容以東西為限,是示人以隘矣。’帝稱善。”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三:“蓋 晉 史凡十八家,而 唐 人修書又出於二十一人之手,豈無同異耶?”
(5).異議。亦指立異議。《三國志·魏志·袁渙傳》“父 滂 ,為 漢 司徒” 裴松之 注引 晉 袁宏 《漢紀》:“當權寵之盛,或以同異致禍, 滂 獨中立於朝,故愛憎不及焉。”《世說新語·賞譽》“ 王恭 始與 王建武 甚有情,後……致疑隟” 劉孝標 注引《晉安帝紀》:“卿何妄生同異,疑誤朝野。”《晉書·王彬傳》:“ 江州 當人強盛時,能立同異,此非常人所及。”《南齊書·徐孝嗣傳》:“ 孝嗣 文人不顯同異,名位雖大,故得未及禍。”
(6).引申指有異志,叛亂。《宋書·武帝紀下》:“ 謝晦 數從征伐,頗識機變,若有同異,必此人也。”《南齊書·蕭穎胄傳》:“時軍旅之際,人情未安…… 張熾 從絳衫左右三十餘人,入 千秋門 ,城內驚恐,疑有同異。”
(7).指異於己的觀點、見解。《新唐書·儒學傳中·王元感》:“ 李憲 等本章句家,見 元感 詆先儒同異,不懌,數沮詰其言。 元感 緣罅申釋,竟不詘。”
張伯端名句,西江月(七)名句
名句推薦
至今凜凜有生氣,愧死當年膜拜人
林若淵《題父墓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