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西湖詠南宋事》
全文:
內湖外湖活畫披,南山北山明鏡里。
開封失守遷以居,棄置中原如弗視。
長江為塹姑恃防,處堂燕雀聊堪比。
偏安民物值富饒,君臣胥忘臥薪矣。
朝歌夜弦詡昇平,春遊秋賞窮奢靡。
即令峰凹水之裔,往往行宮見遺址。
名園弗可屈指數,而胡秦賈亦效此。
湖山一時之幸耳,然其不幸應在是。
孝宗可謂盡奉養,何乃身逢不孝子。
秀王本生太漠然,矯枉濮王過正爾。
沈氏日旦有佳評,寧獨責賢實至理。
參考注釋
本生
(1).親生父母。《隋書·薛孺傳》:“ 收 初生,即與 孺 為後,養於 孺 宅。至於成長,殆不識本生。” 唐 白居易 《為崔相陳情表》:“臣亡父某官、亡妣某氏,是臣本生。亡伯某官某贈某官,臣今承後。”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二:“ 致堂 本 文定 從子,其生也,父母欲不舉, 文定 夫人舉而子之。及貴,遭本生之喪,士論有非之者。” 清 袁枚 《隨園隨筆·不可亦可》:“ 羊祜 無子,取弟子 伊 為子。及 祜 卒, 伊 不服重,曰:‘伯父養己,己不敢違,然無父命,宜仍還本生。’”
(2).親生,生身。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胡明仲本末》:“及顯貴,不復為本生母持服。” 清 姚鼐 《印松亭家傳》:“其在京師,遭本生父母喪,哀甚,見者不能與言也。”《清史稿·禮志十二》:“ 光緒 十六年, 醇親王 奕譞 薨,定稱號曰:‘皇帝本生考’。”
(3).指嫡親。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七:“吾女可配 衍聖公 ,公為媒; 衍聖公 之本生胞姊可配公之子,吾為媒。”
(4).猶個人,自身。 唐 元稹 《估客樂》詩:“火伴相勒縛:‘賣假莫賣誠。交關但交假,本生得失輕。’”
(5).巴利文意譯,音譯“闍陀伽”。佛教經典,為十二部經之一,通過敘述佛陀前生所行善業功德的寓言故事,發揮佛教的基本教義。故亦以指佛的前生事跡。 魯迅 《南腔北調集·“連環圖畫”辯護》:“這兩樣,一是佛陀的本生,一是 孔子 的事跡,明明是連環圖畫,而且是宣傳。”
太漠
猶太虛,太空。 唐 吳筠 《遊仙》詩之十六:“靈風生太漠,習習吹人襟。”
矯枉
矯正彎曲。比喻糾正偏邪。《孟子·滕文公下》“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漢 趙岐 註:“人當以直矯枉耳。”《後漢書·朱祐景丹傳論》:“ 光武 鑒前事之違,存矯枉之志。” 李賢 註:“矯,正也。枉,曲也。” 唐 元希聲 《贈皇甫侍御赴都》詩之四:“刺邪矯枉,非賢勿居。” 宋 秦觀 《送洪景之循州參軍》詩:“寒梅不自重,輒花桃李先。矯枉有佳菊,最後眾芳妍。”
過正
過分;過頭。《後漢書·張晧王龔等傳贊》:“ 安 儲遭譖, 張卿 有請。 龔 糾便佞,以直為眚。二子過正,埋車堙井。” 李賢 注引《孟子》:“矯枉過正。”《晉書·陸機傳》:“ 漢 矯 秦 枉,大啟王侯,境土踰溢,不遵舊典,故 賈生 憂其危, 晁錯 痛其亂。是以諸侯岨其國家之富,憑其士庶之力,勢足者反疾,土狹者逆遲,六臣犯其弱綱,七子衝其漏網, 皇祖 夷於黔徒, 西京 病於 東帝 。是蓋過正之災,而非建侯之累也。”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四》:“ 張九成 以為窺議王室之意,至引 高歡 見 魏 政不綱,退結豪傑事,此過正之論也。”
乾隆名句,西湖詠南宋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