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刑弼教焉能措,三木收威未易捐

王思誠河中形勝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王思誠的《河中形勝》

全文:
關設蒲津扼兩壖,城臨天塹控三邊。
朱甍傑構重華殿,翠琰穹題廣孝泉。
五老山高橫晚照,二妃陵古起秋煙。
龍門北顧思前聖,雷首南觀憶昔賢。
渡口鐵牛唐室建,汾脽寶鼎漢家遷。
海神望秩時仍故,河瀆居歆歲不愆。
城郭一般猶舜日,山河萬古是堯天。
蕨芽舊采余偏嗜,桑落新篘眾所便。
陶邑器成還苦窳,帝鄉民雜更顛連。
盛時楫讓皇風被,叔世交侵霸習傳。
比屋可封今巳矣,畫衣不犯亦茫然。
五刑弼教焉能措,三木收威未易捐
少似夷齊能遜國,多如虞芮好爭田。
郡侯司牧銓衡重,部使分行黜陟專。
持節我當勤察訪,更弦汝在謹承宣。
共期風化隆先代,鹹五登三億萬年。

王思誠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五刑

我國古代的五種刑罰,通常指墨、劓、宮、大辟,也指笞、杖、徒、流、死

弼教

輔助教化。多指以刑輔教。語出《書·大禹謨》:“汝作士,明於五刑,以弼五教,期於予治。” 孔 傳:“弼、輔,期、當也。嘆其能以刑輔教,當於治體。” 唐 一行 《起義堂頌》:“天輔 皋繇 ,明刑弼教。” 明 方孝孺 《白鹿洞規贊》:“維天降衷,維聖立極,維賢弼教,維民從式。”《清史稿·刑法志一》:“且夫國之有刑,所以弼教。一國之民有不遵禮教者,以刑齊之。”

三木

古代加在犯人頸、手、足上的三件刑具。《漢書·司馬遷傳》:“ 魏其 ,大將也,衣赭,關三木。” 顏師古 註:“三木,在頸及手足。”《後漢書·馬援傳》:“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 李賢 註:“三木者,桎、梏及械也。” 明 張煌言 《虜廷以余倡義既久波累親朋搒掠備至聞之泫然》詩:“所悲諸父行,斑白攖三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大總統令內務司法兩部通飭所屬禁止刑訊文》:“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未易

不易;難於。 漢 司馬遷 《報任安書》:“僕又佴之蠶室,重為天下觀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夫街談巷説,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韓昌黎詩》:“今觀諸聯句詩,凡 昌黎 與 東野 聯句,必字字爭勝,不肯稍讓……要之二人工力悉敵,實未易優劣。”

王思誠名句,河中形勝名句

詩詞推薦

五刑弼教焉能措,三木收威未易捐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