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吳應雷的《感懷三首·其三》
全文:
居恆不得志,曠然興遐思。
遐思在三山,仙侶與追隨。
或跨白鹿行,或挾胎禽嬉。
沆瀣可供飯,紫芝以充飢。
洞壑何閒閒,彷佛雲霞棲。
學道恨太晚,全真方自茲。
安能靡塵蹤,熬蟻無休期。
堂上考鼓鍾,行樂當及時。
達者信其說,徒為愚者嗤。
參考注釋
上考
謂官吏考績列為上等。《舊唐書·盧邁傳》:“轉給事中,屬校定考課, 邁 固讓,以授官日近,未有政績,不敢當上考,時人重之。”《新唐書·百官志四下》:“歲以八月考其治否……觀察使以豐稔為上考,省刑為中考,辦稅為下考。團練使以安民為上考,懲姦為中考,得情為下考。”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 裴景升 為 尉氏 尉,考滿,刺史 皇甫亮 曰:‘ 裴尉 豈可使無上考!’為之詞曰:‘千里無代步之馬,三月乏聚糧之資,清心苦節,從此可知;不旌此人,無以示勸。’”
鼓鍾
見“ 鼓鐘 ”。
亦作“ 鼓鍾 ”。1.敲鐘。《詩·小雅·鼓鍾》:“鼓鍾將將, 淮水 湯湯,憂心且傷。”
(2).鼓與鍾。《淮南子·本經訓》:“雷鳴之聲,可以鼓鍾寫也。” 唐 鮑溶 《聞國家將行封禪聊抒臣情》詩:“山知槱柞新煙火,臣望簫韶舊鼓鐘。” 宋 蘇軾 《大別方丈銘》:“我作銘詩,相其木魚,與其鼓鐘。”
(3).山名。《山海經·中山經》:“東三百里,曰 鼓鍾之山 , 帝臺 之所以觴百神也。” 郭璞 註:“舉觴燕會,則於此山,因名為 鼓鍾 也。”
(4).古代掌管鼓鐘的官吏。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駁<實庵字說>》:“又請看《大克鼎》吧,所錫的不是有‘史,小臣,霝,龠,鼓鍾’嗎?霝就是靈,也就是巫。龠是籥師。鼓鍾是司鼓鐘的官。因為這三者都和史與小臣並列,故知必是同類。這是金文上以‘巫史吏職’為錫品的例子。”
行樂
一般以為是“尋歡作樂”、“享樂”的同義詞,只是感情*色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把“行樂”講成“持樂觀態度”比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世間行樂亦如此。——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及時
(1) 立刻;馬上
工作中有問題必須及時解決
及時相遣日。——《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迅速地;毫不耽擱地
你應及時地動身回家
吳應雷名句,感懷三首·其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