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王禎的《擊壤》
全文:
泰和民如何,戲適因塊壤。
相從雜稚耋,峙立越尋丈。
乘平初側一,得雋終殺兩。
徒歌足歡愉,至意自融盎。
帝力既不知,大德日蕩蕩。
爾來幾千年,古俗遂長往。
雖雲遺制在,淳風邈難想。
誰能陶真樂,返古如指掌。
懷哉壤父歌,三復有遺響。
參考注釋
壤父
傳說中 堯 時的一個田野老人。 晉 皇甫謐 《高士傳》卷上:“ 帝堯 之世,天下太和,百姓無事。壤父年八十餘而擊壤於道中。觀者曰:‘大哉,帝之德也!’壤父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德於我哉?’”參見“ 壤歌 ”。
三復
猶言三遍。《新唐書·忠義傳中·張巡》:“讀書不過三復,終身不忘。”
謂反覆誦讀。 晉 陶潛 《答龐參軍》詩序:“三復來貺,欲罷不能。” 唐 李白 《任城寺大鐘銘》:“天書褒榮,輝之簡牘,稽首三復,子孫其傳。” 金 宇文虛中 《姑蘇滕惇禮榜所居閣曰齋心》詩:“老夫未涉天游趣,三復《南華》第四篇。” 董*必*武 《我國抗戰四周年之民主政治》:“‘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這兩句古語,值得政府當局三復的。”參見“ 三復白圭 ”。
遺響
(1).猶餘音。 漢 王褒 《洞簫賦》:“吟氣遺響,聯緜漂撇,生微風兮。” 宋 蘇轍 《真興寺閣》詩:“蕭然倚楹嘯,遺響入雲霄。”《花月痕》第五回:“瑟彈 湘女 ,落遺響於三秋;環認 韋郎 ,結相思於再世。” 梁啓超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二章第二節:“《九歌》、《天問》等篇,蓋猶胚胎時代之遺響焉。”
(2).指前人作品的氣韻風格。 明 胡應麟 《詩藪·古體下》:“《木蘭歌》是 晉 人擬古樂府……尚協 東京 遺響。”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十:“ 義山 之詩,乃詩人之緒音, 屈 宋 之遺響,蓋得 子美 之深而變出之者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詩話·費鹿峰詩箋》:“泛然酬應之作,猶是七子遺響。”
王禎名句,擊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