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齋宮六章章十四句》
全文:
有侐齋宮,翼翼沉沉。
穆穆皇考,心聖祖之心。
丕冒萬宇,上帝是欽。
維日南至,郊祀孔臨。
遷坐變食,在懸無音。
凝祉受釐,儼若帝歆。
來戒來齋,用凜難諶。
龍塞之山,儲有良材。
乃浮於川,達帝京不遲。
爰經爰營,載築載培。
命彼大匠,繩尺是依。
其柱維楠,其桷維柏。
不文不鏤,海望所作。
既底厥法,載觀其落。
猗與煌與,天辟之宇。
郁嵂柧棱,貝箔珠戶。
枚枚岩岩,在乾清宮左。
有丹其楹,有青其瑣。
既深以嚴,亦安而妥。
不敞不軒,周廬綿綿。
曰維億年,利我後人。
昔在聖祖,心齋肅肅。
考建茲宮,匪誇華屋。
致潔致誠,毋疏毋黷。
律中黃鐘,一陽始復。
將事大祀,心乎穆穆。
爰即而齋,爰薰而沐。
瞻仰昊穹,以集厥福。
自古建章,萬戶千門。
亦有大夏,嶊嶉成觀。
彼何為兮,此則可原。
匪以富而侈,匪以飾而繁。
制朴而渾,居茲敬存。
有堂則明,有室則溫。
我後子孫,永保斯孔安。
永言保之,戒彼崇台。
我宅是宇,心乎我思。
我祖我考,廓此丕基。
我曷承之,俾堂構是貽。
天饗惟誠,民歸惟慈。
惟慈惟誠,匪以偽為。
我後子孫,尚克念茲。
參考注釋
中黃
(1).亦稱“ 中黃伯 ”。古勇士名。《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奮 中黃 育獲 之士,騁良弓勁弩之勢。” 呂延濟 註:“ 中黃伯 、 夏育 、 烏獲 ,皆古之力士也。”
(2).泛指勇士。 明 梅鼎祚 《玉合記·拒間》:“看妖摧太白,士列中黃。”
(3).指 中黃子 。傳說中的仙人。見 晉 葛洪 《抱朴子·地真》。 宋 蘇軾 《和讀山海經》之四:“豈伊臭濁中,爭此頃刻光。安知青藜火,丈人非 中黃 。” 明 王鏊 《震澤長語·仙釋》:“ 冷啟敬 ,隸 淮陽 ,遇異人,授 中黃 大丹。”
(4).指 黃帝 。《文選·張協<七命>》:“啟 中黃 之少宮,發 蓐收 之變商。” 呂延濟 註:“ 中黃 , 黃帝 也。”《雲笈七籤》卷三:“ 黃帝 以道治世一百二十年,於 鼎湖山 白日昇天,上登 太極宮 ,號曰 中 黃真人 。”
(5).黃石脂。《文選·張衡<南都賦>》:“太一餘糧,中黃瑴玉。” 呂向 註:“中黃,謂石中﹝黃﹞子,黃石脂也。”
(6).中央。 三國 魏 曹植 《寶刀賦》:“礪以五方之石,鑒以中黃之壤。” 唐 崔損 《五色土賦》:“眾色環封,所以示外共其方職;正色居上,所以表內附於中黃。” 宋 范仲淹 《明堂賦》:“耽然太室,儼乎中黃。”
(7).指黃道。 晉 成公綏 《天地賦》:“ 望舒 弭節於九道, 羲和 正轡於中黃。” 唐 李乂 《奉和三會寺應制》:“ 漢 闕中黃近, 泰山 太白連。”
(8).帝王府庫名。《後漢書·桓帝紀》:“芝草生中黃藏府。” 李賢 注引《漢官儀》:“中黃藏府掌中幣帛金銀諸貨物。” 三國 魏 曹植 《自誡令》:“豐賜光厚,訾重千金,損乘輿之副,竭中黃之府。”
(9).中營。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効足中黃,殉驅馳兮。” 劉良 註:“中黃,中營也;以身從物曰徇。言効天子之營以從驅馳。”
(10).古指人體的橫膈膜。 明 高攀龍 《文學景耀唐公墓志銘》:“吾嘗讀 旌陽許仙 書,見其所云中黃者,人身膈膜也,膈下*體穢濁之氣,不得薰心府。”
(11).泛指腹中。《封神演義》第三二回:“ 天化 在花籃中取出仙藥,用水研開,把劍撬開上下牙關,灌入口內,送入中黃,走三關,透四肢,須臾轉八萬四千毛竅。”
乾隆名句,齋宮六章章十四句名句
名句推薦
鍾到客船未曉,月和漁火俱愁
郭附《楓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