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耶離城居士家,環堵十笏容河沙

釋清遠不寐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清遠的《不寐》

全文:
毗耶離城居士家,環堵十笏容河沙
八萬四千高座眾,咄嗟已辦熏天花。
迢迢不到迷是障,念念常入心無差。
須彌盧山四大海,我見如一粟與麻。

釋清遠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毗耶

亦作“ 毗邪 ”。亦作“毘耶”。1.佛教語。梵語的譯音。又譯作“毗耶離”、“毘舍離”、“吠舍離”。古 印度 城名。《維摩經》說, 維摩詰 (意譯 淨名 )居士住 毗耶城 (在今 印度 比哈爾邦 南部)。 釋迦牟尼 於該地說法時, 維摩詰 稱病不去。 釋迦 派 文殊師利 前往問疾。 文殊師利 問 維摩詰 :“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 維摩詰 默然不對。 文殊師利 嘆曰:“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古代詩文中,多以此佛教傳說故事為杜口不言而深得妙諦的典故。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掩室 摩竭 ,用啟息言之津;杜口 毗邪 ,以通得意之路。” 唐 陸龜蒙 《奉酬裘美早春病中書事》詩:“欲入 毘耶 問,無人敵 浄名 。” 宋 張孝祥 《踏莎行》詞:“故人相見尤堪喜, 山陰 乘興不須回。 毗耶 問疾難為對。”

(2).指 維摩詰菩薩 。詩文中常用以比喻精通佛法、善說佛理之人。 唐 賈島 《和孟逸人林下道情》:“陋巷貧無悶, 毗耶 疾未調。” 清 錢謙益 《贈胡泌水》詩:“談天欲杜 毘耶 口,午夜燃燈禮 浄名 。” 清 姚鼐 《碩士約過舍久俟不至》詩:“巵言聊一放,閉口終 毘耶 。”

(3).指《維摩經》。 宋 王安石 《北窗》詩:“北窗枕上春風暖,謾讀 毗耶 數卷書。”

離城

(1).猶言離宮別館。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 古城 者, 吳王 闔廬 所置美人離城也。去縣七十里。”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 巫欐城 者, 闔廬 所置諸侯遠客離城也,去縣十五里。”

(2).古地名。《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舒鳩 人卒叛 楚 ,令尹 子木 伐之,及 離城 , 吳 人救之。” 楊伯峻 註:“ 杜 《注》,‘ 離城 、 舒鳩城 ’,則當在今 舒城縣 之西,為 楚 軍至 舒鳩 所經之邑。 洪亮吉 《詁》謂即 鍾離 ,不知 鍾離 在今 安徽 鳳陽縣 東北二十里,遠在 舒鳩城 東北, 楚 伐 舒鳩 ,斷不至行軍至此。”

士家

魏 晉 時,職業士兵的家庭稱為士家。士家子弟世代為兵。《三國志·魏志·辛毗傳》:“帝欲徙 冀州 士家十萬戶實 河南 。時連蝗民飢,羣司以為不可。”參閱 周一良 《<三國志>札記》。

環堵

(1).四周環著每面一方丈的土牆。形容狹小、簡陋的居室。《禮記·儒行》:“儒者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 鄭玄 註:“環堵,面一堵也。五版為堵,五堵為雉。”《淮南子·原道訓》:“環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戶瓮牖,揉桑為樞。” 高誘 註:“堵長一丈,高一丈,故曰環堵,言其小也。” 唐 杜甫 《寄柏學士林居》詩:“幾時高議排金門,各使蒼生有環堵。” 康有為 《陝西第一次講演》:“凡為家人者,處環堵之中,有父母兄弟妻子之樂,即有父母兄弟妻子之憂。”

(2).指貧窮人家。 清 唐甄 《潛書·去奴》:“環堵之子,不可以權巨室之宜;草莽之士,不可以妄意宮中之事。”

(3).圍聚如牆。形容擁擠。 清 吳熾昌 《客窗閒話·明武宗遺事》:“值帝微行,過其肆,見觀者環堵,嘖嘖稱羨。”

河沙

恆河 沙數。佛教以為佛世界如 恆河 沙數,多至不可勝數。見《金剛經·一體同觀分》。 唐 黃滔 《丈六金身碑》:“謂之為有,則河沙、芥子之説,虛誕難測;謂之為無,則應現感通之事,尋常立驗。”後用以形容數量多得無法計算。 宋 劉克莊 《賀新郎·戊戌壽張守》詞:“福壽比、河沙難算。” 明 無名氏 《四賢記·社會》:“你身登九峯,河沙壽永,指示禪機,檀那躍踴。”

釋清遠名句,不寐名句

詩詞推薦

毗耶離城居士家,環堵十笏容河沙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