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永慕齋》
全文:
待漏行齋一宿居,顧名思義愴愁予。
詎雲皆可志希舜,卻是知非年似蘧。
雨後春雲猶護嶺,夜深岩月迥含虛。
無生大旨承提命,到此終難萬慮除。
參考注釋
待漏
指封建時代大臣在五更前到朝房等待上朝的時刻。漏:銅壺滴漏,古代計時器,此處代指時間
…懸著待漏隨朝墨龍大畫。——《紅樓夢》
行齋
(1).靜修的齋室。 唐 周賀 《贈神遘上人》詩:“行齋罷講仍香氣,布褐離牀帶雨痕。”
(2).猶遊船,行進的船。 宋 時較大的船常以“齋”為名。 宋 辛棄疾 《沁園春·送趙景明知縣東歸》詞:“錦帆畫舫行齋。悵雪浪、粘天江影開。”
一宿
(1).謂住宿一夜。《左傳·莊公三年》:“凡師一宿為舍,再宿為信,過信為次。”《莊子·天運》:“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處。”《儒林外史》第三五回:“我雖則在此一宿,我不殯葬他,誰人殯葬?”參見“ 一宿之行 ”。
(2).一夜。 漢 王充 《論衡·命義》:“聞 歷陽 之都一宿沉而為湖。”《敦煌曲子詞·樂世詞》:“霜多雨濕飛難進,慙借荒田一宿眠。”《紅樓夢》第二四回:“那天已是掌燈時候, 賈芸 吃飯,收拾安歇,一宿無話。” 峻青 《黎明的河邊·老交通》:“誰的身子也不是鐵打的,一宿的工夫要走一百一二十里,怎么能抗得了?”
顧名思義
觀其名稱就可推想其含義
舊社會裡有一種“太平鼓”,顧名思義,這固然有粉飾太平,美化封建統治的味道,但也反映了老百姓對於和平安寧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愁予
使我發愁。《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王逸 註:“予, 屈原 自謂也。”一說猶憂愁。 姜亮夫 校註:“予,諸家以為吾之借字,實不辭。予者,......憂也。”按,後人皆用 王 注義。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眾雞鳴而愁予兮,起視月之精光。” 唐 皮日休 《貧居秋日》詩:“亭午頭未冠,端坐獨愁予。” 清 方文 《陸放翁集有“身後人傳千首詩”之句予樂而賦之》詩:“千首詩傳吾願足,家人窮餓豈愁予。”
乾隆名句,永慕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