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駱賓王的《浮槎》
全文:
游目川上,睹一浮槎。
泛泛然若木偶之乘流,迷不知其所適也。
觀其根柢盤屈,枝幹扶疏。
大則有棟樑舟楫之材,小則有輪轅榱桷之用。
非夫稟乾坤之秀氣,含宇宙之淳精,孰能負凌雲概日之姿,抱積雪封霜之骨。
向使懷材幽藪。
藏穎重岩。
絕望於岩廊之榮,遺形於斤斧之患,固可垂蔭萬畝。
懸映九霄,與建木較其短長,將大椿齊其年壽者。
而委根險岸,托質畏途,上為疾風沖飆所摧殘,下為奔浪迅波所激射。
基由壤括,勢以地危。
豈盛衰之理系乎時,封植之道存乎我。
一墜泉谷,萬里飄淪。
與波浮沉。
隨時逝止。
雖段仲文嘆生意已盡,孔宣父知朽質難雕。
然而遇良工,逢仙客,牛磯可托,玉璜之路非遙;匠石先談,萬乘之器何遠。
故材用與不用,時也。
悲夫!然則萬物之相感應者。
亦奚必同聲同氣而已哉。
感而賦詩,貽諸同疾云爾。
昔負千尋質,高臨九仞峰。
真心凌晚桂,勁節掩寒松。
忽值風飆折,坐為波浪沖。
摧殘空有恨,擁腫遂無庸。
渤海三千里,泥沙幾萬重。
似舟飄不定,如梗泛何從。
仙客終難托,良工豈易逢。
徒懷萬乘器,誰為一先容。
參考注釋
絕望
斷絕希望;毫無希望
時而得意,時而絕望
岩廊
亦作“ 巖郎 ”。亦作“岩廊”。1.高峻的廊廡。《漢書·董仲舒傳》:“蓋聞 虞舜 時,游於巖郎之上,垂拱無為,而天下太平。” 顏師古 注引 晉灼 曰:“堂邊廡巖郎,謂巖峻之郎也。”
(2).借指朝廷。 漢 桓寬 《鹽鐵論·憂邊》:“今九州同域,天下一統,陛下優遊巖廊,覽羣臣極言。” 唐 元稹 《對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策》:“端拱巖郎,高居深視,以冕旒自蔽,而秋毫必察;以黈纊塞耳,而芥動必聞。” 明 徐復祚 《投梭記·閨敘》:“卑人緑螘一生,青氈半世,志存丘壑,夢斷巖廊。” 清 趙翼 《題周山茨觀察老圃秋容圖》詩:“君不見 陶 家籬、 韓 相圃,一在岩廊一環堵。”
遺形
(1).超脫形骸,精神進入忘我境界。《文選·賈誼<鵩鳥賦>》:“真人恬漠兮,獨與道息。釋智遺形兮,超然自喪。” 李善 註:“《莊子》云: 仲尼 問於 顏回 曰:‘何謂坐忘?’回曰:‘墮支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道,此謂坐忘。’ 司馬彪 曰:‘坐而自忘其身。’” 晉 陸機 《王子喬贊》:“遺形 靈岳 ,顧景忘歸。” 明 袁宏道 《答梅客生書》:“朋友則有一二小官,齋郎典客之類,絶口不談朝事者,其胸中又無一段先入意見為主,僕遂得遺形縱古,不相妨礙。”
(2).道教指屍解登仙。 晉 陸雲 《登遐頌》:“ 梅公 指景,有皇遺形。” 唐 岑文本 《京師至德觀法王孟法師碑銘序》:“以 貞觀 十二年七月十二日,遺形而化,春秋九十有七。” 宋 梅堯臣 《長歌行》:“遺形得極樂,昇仙上玉京。”
(3).遺體,遺骸。《宋書·夷蠻傳·呵羅單國》:“是名 如來 ,應供正覺,遺形舍利,造諸塔象。” 宋 贊寧 等《宋高僧傳·譯經二·唐洛京聖善寺善無畏》:“今觀 畏 之遺形,漸加縮小。”
(4).指遺留下來的形貌。形體、形式。 三國 魏 曹植 《敘愁賦》:“觀圖像之遺形,竊庶幾乎 英 皇 。” 晉 潘岳 《楊仲武誄》:“臨穴永訣,撫櫬盡哀。遺形莫紹,增慟余懷。” 唐 高適 《還京次睢陽祭張巡許遠文》:“思壯志於冥寞,問遺形於荊杞。” 金 元好問 《大室同希顏賦》詩:“壯哉 崧維岳 ,盤盤上窈冥。中天瞻巨鎮,元氣有遺形。” 朱自清 《中國歌謠·歌謠的分類》:“最早的敘事歌是最古的民歌的遺形。”
斤斧
(1).斧頭。《管子·乘馬》:“其木可以為棺,可以為車,斤斧得入焉。”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凡木結根於靈山,而 匠石 為之寢斤斧。” 宋 蘇軾 《築高麗亭館一絕》:“簷楹飛舞垣牆外,桑柘蕭條斤斧餘。” 郭沫若 《洪水時代》詩:“ 夏禹 ,只把手中的斤斧暫停,笑說道:‘那只是虛無的幻影!’”
(2).指兵器。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七:“ 宣宗 索 趙嘏 詩,其卷首有《題秦皇詩》,其略云:‘徒知六國隨斤斧,莫有羣儒定是非。’”
(3).請人修改詩文的敬辭。 宋 范仲淹 《與韓魏公書》:“又窺諸公所賦,何以措手,然旨命丁寧,亦勉率成篇,並自寫上呈,所謂將勤補拙,更乞斤斧,免貽眾誚。”參見“ 斧正 ”。
垂蔭
見“ 垂陰 ”。
駱賓王名句,浮槎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