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峰謁文忠

作者:王爌 朝代:明代

鶴峰謁文忠原文

視草曾分玉陛春,老來隨地寄征輪。

空山古剎餘三適,野渡長橋見二新。

絕代文章傳石室,千秋香火護江神。

臨湘敢作招魂賦,同是飄零萬里人。

詩詞問答

問:鶴峰謁文忠的作者是誰?答:王爌
問:鶴峰謁文忠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鶴峰謁文忠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注釋

視草

(1).古代詞臣奉旨修正詔諭一類公文,稱“視草”。《漢書·淮南王劉安傳》:“每為報書及賜,常召 司馬相如 等視草乃遣。”《舊唐書·職官志二》:“ 玄宗 即位, 張説 、 陸堅 、 張九齡 、 徐安貞 、 張洎 等召入禁中,謂之翰林待詔。王者尊極,一日萬機,四方進奏,中外表疏批答,或詔從中出,宸翰所揮,亦資其檢討,謂之視草。” 宋 辛棄疾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詞:“想夜半承明,留教視草,卻遣籌邊。”

(2).泛指代皇帝起草詔書。《明史·文苑傳四·陳仁錫》:“ 魏忠賢 冒邊功、矯旨錫上公爵,給世券。 仁錫 當視草,持不可。其黨以威劫之,毅然曰:‘世自有視草者,何必我!’ 忠賢 聞之怒。”參閱 明 張萱 《疑耀》卷七、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卷二一。

玉陛

(1).帝王宮殿的台階。《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常願得一奉朝覲,排金門,蹈玉陛……死不恨矣。” 唐 王昌齡 《夏月花萼樓酺宴應制》詩:“玉陛分朝列,文章發聖聰。” 宋 陸游 《十二月二十七日祭風師歸道中作》詩:“束帶敢言趨玉陛,橫戈猶憶戍 天山 。”

(2).指朝廷。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玉陛舒奇抱。看瑣尾啼飢眾紛擾,惟改柱張弦,掄才訪道。” 清 陳夢雷 《秋興》詩之八:“紫誥恩榮辭玉陛,彩衣秋好舞牙檣。”

老來

年老之後。 唐 杜甫 《哭韋大夫之晉》詩:“童孺交遊盡,喧卑俗事牽。老來多涕淚,情在強詩篇。” 宋 陸游 《孤坐無聊每思江湖之適》詩:“老來閲盡榮枯事,萬變惟應一笑酬。” 明 劉昺 《憶秦娥》詞:“少年離別,老來依舊。”《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若不早為籌畫,到了那展轉不開的時候,還是請公公重作出山之計,再去奔走來養活你我呢?還是請婆婆摒擋薪水,受老來的艱窘呢?”

隨地

不拘何地;到處

不可隨地吐痰

征輪

遠行人乘的車。 唐 王維 《觀別者》詩:“揮淚逐前侶,含悽動征輪。” 宋 韓縝 《芳草》詞:“繡幃人念遠,暗垂珠露,泣送征輪。”《醒世恆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若是尊神不嫌穢褻,暫息天上征輪,少敍人間恩愛。” 夏曾佑 《丙申三月將改官出都和青來前輩》:“連天芳草送征輪,未免低徊去國身。”

空山

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韋應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明 李攀龍 《仲春虎丘》詩:“古剎雲光杳,空山劍氣深。” 李大釗 《警 * 父老書》:“空山已無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古剎

年代久遠的寺廟

燕然對古剎,代郡隱城樓。—— 南朝陳· 徐陵《出自薊北門行》

三適

(1).謂好德、賢賢、有功。 唐 李白 《為宋中丞自薦表》:“若三適稱美,必九錫光榮。” 王琦 註:“古者諸侯貢士,一適謂之好德,再適謂之賢賢,三適謂之有功。”

(2).三件適意的事。 唐 白居易 《三適贈道友》詩:“足適已忘履,身適已忘衣,況我心又適,兼忘是與非。” 明 張九韶 《群書拾唾·人倫禮用》:“ 東坡 三適:日起理髮,午窗坐睡,夜臥濯足。”

野渡

荒落之處或村野的渡口。 唐 韋應物 《滁州西澗》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宋 吳潛 《海棠春·郊行》詞:“雲梢霧末,溪橋野渡,儘是春愁落處。” 清 沉自友 《平沙灘》詩:“野渡傷歸客,斜陽冷釣船。”

長橋

橋名。在 江蘇省 宜興市 ,建於 東漢 時,相傳為 晉 周處 斬蛟處,又名 蛟橋 。橋跨 荊溪 ,又名 荊溪橋 。《晉書·周處傳》:“ 南山 白額猛獸, 長橋 下蛟,並子為三矣。”《初學記》卷七引 晉 祖台之 《志怪》:“ 義興郡 溪渚 長橋 下,有蒼蛟吞噉人, 周處 執劍橋側,伺久之,遇出。於是懸自橋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數瘡,流血滿溪,自郡渚至 太湖 勾浦 乃死。” 唐 李賀 《聽穎師彈琴歌》:“誰看挾劍赴 長橋 ,誰看浸髮題春竹。” 唐 李賀 《送秦光祿北征》詩:“ 周處 長橋 役, 侯調 短弄哀。”

絕代

當代獨一無二的;當代無雙;冠絕當代

絕代佳人

文章

(1) 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石室

(1).古代宗廟中藏神主的石函。《左傳·莊公十四年》“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晉 杜預 註:“宗祏,宗廟中藏主石室。”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又東南逕 司馬子長 墓北,墓前有廟,廟前有碑。 永嘉 四年, 漢陽 太守 殷濟 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桓。”《新唐書·禮樂志三》:“建石室於寢園,以藏神主,至禘祫之歲,則祭之。”

(2).指石造的墓室。《宋書·禮志二》:“ 漢 以後,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獸、碑銘等物。” 唐 楊炯 《為薛令祭劉少監文》:“石室兮沉沉, 蓬萊山 兮寂又陰。” 宋 葉適 《朱文昭母楊氏輓詞》:“古今歸石室,筆削紀萱堂。”

(3).泛指石造之室。比喻極堅固的防守設施。《三國志·吳志·賀邵傳》:“近 劉氏 據三關之險,守重山之固,可謂金城石室,萬世之業,任授失賢,一朝喪沒,君臣係頸,共為羈僕。”

(4).古代藏圖書檔案處。《史記·太史公自序》:“ 周 道廢, 秦 撥去古文,焚滅《詩》《書》,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圖籍散亂。” 晉 葛洪 《抱朴子·內篇自序》:“雖不足以藏名山石室,且欲緘之金匱,以示識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閲石室,啟金匱,抽裂帛,檢殘竹,欲其博練於稽古也。” 宋 司馬光 《神宗皇帝輓辭》之二:“它年紬石室,光大繼皇墳。” 清 錢謙益 《李自華父可守贈承德郎刑部山東清吏司主事制》:“為觀於石室,視我贊書。”

(5).岩洞。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 吳王 知 范蠡 不可得為臣,謂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置子於石室之中。’ 范蠡 曰:‘臣請如命。’”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鬱鬱西嶽巔,石室青青與天連。”《晉書·嵇康傳》:“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又於石室中見一卷素書,遽呼 康 往取,輒不復見。” 唐 於鄴 《贈隱者》詩:“石室掃無塵,人寰與此分。” 宋 蘇軾 《游桓山記》:“登 桓山 ,入石室。” 陳毅 《七星岩》詩:“石室嘆鑽天, 景福 祕地藏。”

(6).指傳說中的神仙洞府。 漢 劉向 《真君傳》:“ 赤松子 者, 神農 時雨師也……數往 崑崙山 中,常止 西王母 石室中,隨風雨上下。”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一:“ 始興機山 東有兩巖,相向如鴟尾。石室數十所。經過,皆聞有金石絲竹之響。”《剪燈新話·申陽洞記》:“更前百步,豁然開朗,見一石室,榜曰:申陽之洞。守門者數人,裝束如昨夕廟中所睹。” 清 徐喈鳳 《會仙記》:“ 秋鴻 以扇拂壁,忽豁大門,肅 丹忱 入。洞中石室,別有天地。” 黃侃 章炳麟 《遊仙聯句》:“石室坐 王母 ,旁揖 喬 松 儔。”

千秋

(1) 千年

(2) 歲月久遠

(3) 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香火

(1) 用於祭祀祖先神佛的香和燭火

香火甚盛

(2) 燃點的香

用香火點爆竹

江神

傳說中的江水之神。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作三石人立水中,與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沒肩。” 北周 庾信 《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月峽猿啼,江神牛鬭。” 宋 楊萬里 《仲冬詔追造朝供尚書郎職舟行阻風清泥》詩之三:“江神風伯戰方酣,北浪吹翻總向南。”

招魂

迷信的人指招回死者的靈魂,比喻給死亡的事物復活造聲勢

飄零

(1) (花葉等)凋謝脫落;飄落

黃葉飄零

(2) 比喻漂泊流落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 * 。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詩詞推薦

鶴峰謁文忠原文_鶴峰謁文忠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