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汝玉的《陌上桑》
全文:
東城璧日曙煌煌,流照泰家文杏梁。
羅敷初起鬱金床,妝成曳履出蘭堂。
纖纖柔荑攜玉篚,逐伴紫陌采綠桑。
陌上麗景正春陽,鮮華豐草競紛芳。
映見羅敷好容妝,丹唇含貝眉黛長。
瓠犀皓齒粲晨霜,臉邊勻飾和赬黃。
宮腰冉弱盈把強,澄瀾娟娟溢嬌眶。
倭墮寶髻低復昂,翠釵翩翩翹鳳凰。
耳畔明月綴雙璫,廣衣窄襦巧束裝。
鮫綃方領湘綺襠,繡文交頸刺鴛鴦。
合歡緩帶順風颺,回軀竦步婉欲翔。
落英飛燕交頡頏,行人辟易立兩行。
盡訝羅敷艷非常,使君五馬來東方。
遣吏借問家何鄉,願言授綏共徜徉。
羅敷含羞佇道旁,須臾微微啟鶯吭。
致辭向前請審詳,妾家易識復難忘。
青樓畫閣儼相望,二八辭親奉姑嫜。
良人初並侍中郎,朝朝馳驟少年場。
騧驪銀勒紫絲韁,芙蓉劍轉七星芒。
今年專城綰金章,瑤璠結佩響鏘鏘。
真珠颯纚垂香囊,府中出入善趨蹌。
六衢三市生輝光,可憐意氣能驕張。
還家別有歡無央,九華帳列東西廂。
侍女齊熏蘇合香,箏竽喧闐間笙簧。
七盤曲赴紛浩倡,左右起舞茱萸裳。
襜襜綺態游龍驤,中庖豐膳進牛羊。
佳醴湛湛泛華觴,良人欣欣方樂康。
羅敷辭竟聲彌揚,置筐再拜申禮防。
人生伉儷各有當,使君一向不自量。
蠶飢妾欲歸洞房,五馬勿復久彷徨。
參考注釋
鮫綃
亦作“ 鮫鮹 ”。1.傳說中鮫人所織的綃。亦借指薄絹、輕紗。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南海出鮫綃紗,泉室潛織,一名龍紗。其價百餘金,以為服,入水不濡。” 唐 溫庭筠 《張靜婉採蓮曲》:“掌中無力舞衣輕,剪斷鮫鮹破春碧。” 明 高東嘉 《泣顏回·春遊》套曲:“見遊人往來,貪歡笑,舞鮫鮹,鬧咳咳笑高。”《鏡花緣》第九四回:“﹝車﹞係用柳木如窗欞式做成,極其輕巧;周圍俱用鮫綃為幔;車內四面安著指南針。” 冰心 《我們太太的客廳》:“陽光從紫雲中穿著淡黃紗浪進來,清脆的鳥聲在中間流囀,屋子的一切,便好似蒙在鮫鮹之中的那般波動,軟艷!”
(2).指毛帕、絲巾。 宋 陸游 《釵頭鳳》詞:“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明 梁少白 《月雲高·紀情》套曲:“黃花羞對,也只為君,金樽慵倒,也只為君,淚珠暗把鮫鮹搵。”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恨在心苗,愁在眉梢,洗了胭脂,涴了鮫綃。”
方領
(1).方形衣領。《禮記·深衣》“曲袷如矩以應方” 漢 鄭玄 註:“袷,交頸也。古者方領,如今小兒衣領。” 夏炘 《學禮管釋·釋深衣對襟》:“深衣之領為四角,每角二寸,四角共八寸……四角成矩形,故曰方領。”《後漢書·馬援傳》:“ 勃 衣方領,能矩步。” 李賢 注引《前書音義》:“頸下施衿領正方,學者之服也。”
(2).因以指儒者或儒者之服。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廟碑》:“將使圓冠方領,再行 鄒 魯 之風。” 裘廷梁 《論白話為維新之本》:“文言之害,靡獨商受之,農受之,工受之,童子受之,今之服方領、習矩步者皆受之矣。”
繡文
彩色繡花的絲織品或衣服。《史記·貨殖列傳》:“夫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門。”《三國志·吳志·華覈傳》:“婦人為綺靡之飾,不勤麻枲,並繡文黼黻,轉相倣效,恥獨無有。” 唐 孫樵 《乞巧對》:“繡文錦幅,雲綃霧縠。” 清 劉大櫆 《程孺人傳》:“始吾父為諸生,甚貧,攻苦夜讀,吾母刺繡文佐之。漏四下,猶刀尺與書和答也。”
交頸
(1).頸與頸相互依摩。多為雌雄動物之間的一種親昵表示。《莊子·馬蹄》:“夫馬陸居則食草飲水,喜則交頸相靡,怒則分背相踶。” 三國 魏 曹植 《種葛篇》詩:“下有交頸獸,仰見雙棲禽。” 葉聖陶 《倪煥之》十五:“其間交頸呢喃的鳥兒就是他和她。”
(2).比喻夫妻恩愛;男女親昵。 唐 王氏婦 《與李章武贈答詩》:“鴛鴦綺,知結幾千絲。別後尋交頸,應傷未別時。” 明 袁宏道 《青驄馬》詩:“交頸復同心,白石青松在。” 清 程趾祥 《此中人語·成衣匠》:“一對野鴛鴦終朝交頸,醜不堪言。”
(3).錯落於頸上。 漢 劉向 《列女傳·珠崖二義》:“又因哭泣,泣下交頸。”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延首嘆息,雨泣交頸。” 晉 左思 《悼離贈妹》詩之二:“悲其生離,泣下交頸。”
鴛鴦
(1) 亞洲一種亮斑冠鴨(Aix galericulata),它與西半球的林鴨關係較近,常被人工飼養。比鴨小,雄的羽毛美麗,頭有紫黑色羽冠,翼的上部黃褐色;雌的全體蒼褐色;棲息於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
自名為鴛鴦。——《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恩愛夫妻
王汝玉名句,陌上桑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