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同李湘北陳子端二學士葉子吉侍讀登慈仁寺閣再用清虛堂韻》
全文:
化人閱世恆河沙,老松攫地龍衙衙。
盤空閣道下無地,妙香似有陀羅花。
吾衰作客不稱意,每逢望遠疑還家。
三關寥落數行雁,雙闕霏微千點鴉。
翰林三君負公望,高文大冊流滂葩。
惜我旅病色枯稿,頭綱屢許分宮茶。
兵車轔轔指荊楚,門外蕭蕭多馬撾。
從來決勝在廊廟,詎有群盜煩梳爬。
書生手無五尺箠,中宵倚柱徒咨嗟。
罪言欲吐更指口,遙山雨腳低殘霞。
參考注釋
化人
(1).有幻術的人。《列子·周穆王》:“ 周穆王 時,西極之國有化人來,入水火,貫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虛不墜,觸實不硋。” 張湛 註:“化幻人也。” 清 趙翼 《<小倉山房集>中有<詠物詩>戲用其韻鏡》詩:“誰從對面偷描我,忽漫分身作化人。”
(2).指有道術的人。《關尹子·四符》:“譬如化人,若有厭生死心、超生死心,止名為妖,不名為道。”
(3).佛教謂佛、菩薩變形為人,以化度眾生者。《翻譯名義集·寺塔壇幢》:“ 周穆王 時, 文殊 、 目連 來化, 穆王 從之。即《列子》所謂化人者是也。” 宋 蘇軾 《同正輔表兄人游白水山》詩:“因隨化人履巨跡,得與仙兄躡飛鞚。” 王十朋 註:“ 自水巖 有大足跡,世謂之佛跡。今‘化人’,則藉以言佛耳。”
(4).仙人。 前蜀 杜光庭 《溫江縣招賢觀眾齋詞》:“歷代化人,隨機濟物,大惟邦國,普及幽明,俱賴神功,鹹承景貺。” 金 雷琯 《龍德宮》詩:“綵仗竟無金母降,仙裾猶憶化人攜。” 清 吳偉業 《海市》之二:“灝氣空濛萬象來,非煙非霧化人裁。”
(5).勸化人;教化人。 唐 黃滔 《丈六金身碑》:“夫帝王之道,理世也;釋氏之教,化人也。理世之與化人,蓋殊路而同歸。” 宋 王禹偁 《柳府君墓碣銘》:“有 唐 以武勘亂,以文化人。”
閱世
經歷時世。 唐 劉禹錫 《宿誠禪師山房題贈》詩之二:“視身如傳舍,閲世甚東流。” 宋 蘇軾 《樓觀》詩:“門前古碣臥斜陽,閲世如流事可傷。” 清 鈕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石硯﹞端凝靜默,有勵俗之守焉;厚重不毀,有閲世之壽焉。” 季羨林 《西諦先生》:“我們當時差不多都才二十歲左右,閱世未深,尚無世故,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時候。”
恆河沙
見“ 恆河沙數 ”。
地龍
(1).地上的龍。《南史·王僧辯傳》:“三月庚寅,有兩龍自城西江中騰躍升天……父老鹹聚而悲,竊相謂曰:‘地龍已去,國其亡乎。’” 明 吳昜 《定襄侯郭忠武公登》詩:“撇烈天網翻,槎枒地龍繞。” 清 毛祥麟 《三略彙編·小刀會紀略》:“火輪船抵 浦 ,夜必放水,其聲如雷鳴……或曰是謂地龍叫,主不祥,宜禮送之。”
(2).蚯蚓。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天地·氣候集解》:“蚯蚓即地龍也。”
衙衙
(1).相向而立貌。 唐 皇甫湜 《題浯溪石》詩:“石屏立衙衙,溪口揚素瀨。” 胡文英 《吳下方言考》卷四:“‘石屏立衙衙’,案衙衙,立而相向之貌。 吳 諺謂相朝對曰衙衙然也。”
(2).象聲詞。 明 劉基 《聽蛙》詩:“初聆衙衙雜更鼓,漸聽嘈嘈成侈多。” 陳三立 《公約過隨園故址用前韻》:“ 掃葉樓 頭萬緑合, 大江 雁去呼衙衙。”
行走貌。《楚辭·九辯》:“屬雷師之闐闐兮,通 飛廉 之衙衙。” 洪興祖 補註:“衙衙,行貌。” 清 龔自珍 《太常仙蝶歌》:“慰此蹇蹇,其來衙衙。”
王士禎名句,同李湘北陳子端二學士葉子吉侍讀登慈仁寺閣再用清虛堂韻名句
名句推薦
共沐清風,春郊菥布豐年穀;以祈甘雨,夏甸翹瞻合穎禾
廖厚初《二月秧根·石子田騎虎公王福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