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彌大的《堯峰院》
全文:
雲峰何岧嶢,去天餘幾丈。
其下蔚華林,幽禪屹相向。
我游先朝暾,海日射巾杖。
飛蓋不須持,步步蒼松障。
山僧知我來,羅立鳧雁行。
提攜兩行人,為我談實相。
一種勿弦琴,三嘆無聲唱。
開軒面東南,千里入俯仰。
西登妙高台,更欲茲曠望。
土斷澤繞山,煙濤渺雲浪。
恐是六鰲連,蓬壺墮莽蒼。
又疑鯨入海,偃脊起青嶂。
時方老火熾,金石流欲煬。
須臾變雲雨,為作雄風壯。
翻手回涼秋,掀舞千林響。
誰雲免水宮,自是神龍藏。
三高如可作,吾欲五湖訪。
洗足巨浸心,振衣孤峰上。
寄語夸奪流,得飽但相忘。
長喔可當歌,踏月下空曠。
參考注釋
六鰲
亦作“ 六鰲 ”。神話中負載五仙山的六隻大龜。相傳 渤海 之東,有一深壑,中有 岱輿 、 員嶠 、 方壺 、 瀛洲 、 蓬萊 五山,乃仙聖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於海,常隨潮波上下往還。“帝恐流於西極,失群仙聖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而 龍伯 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鼇,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於是 岱輿 、 員嶠 二山流於北極,沉於大海,仙聖之播遷者巨億計。”事見《列子·湯問》。 唐 李白 《登高丘而望遠海》詩:“登高丘,望遠海,六鼇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明 夏完淳 《代人贈鎮府》詩:“六鼇還鎮澥,八柱獨承天。”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回港舟中詩》:“雄驅島嶼飛千里,怒戰貔貅走六鰲。”
蓬壺
即 蓬萊 。古代傳說中的海中仙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三 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形如壺器。” 唐 沉亞之 《題海榴樹呈八叔大人》詩:“曾在 蓬壺 伴眾仙,文章枝葉五雲邊。” 清 李漁 《玉搔頭·微行》:“假俺幾日兒塵世逍遙,再來受 蓬壺 約。”
莽蒼
形容郊野景色迷茫,也指無際的原野
煙雨莽蒼
李彌大名句,堯峰院名句
名句推薦
禾山解打鹽官鼓,僧繇不寫戴嵩牛
宗禪師《偈》